年度档案工作计划三篇
时间的脚步是无声的,它在不经意间流逝,又将迎来新的工作,新的挑战,我们要好好计划今后的学习,制定一份计划了。相信大家又在为写计划犯愁了?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年度档案工作计划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年度档案工作计划 篇1
本局档案工作在市档案局的业务指导下,克服人少手、时间紧等困难,取得了一定成绩,档案整理较为规范,档案建立较为科学,档案分类较为严格,档案利用效果较好。现就一年来档案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学习,努力提高业务能力
坚持业务学习,局档案管理人员不仅自学了国家档案局“8”号令《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还专门订阅了《中国档案报》、《中国档案》等报刊杂志,及时掌握最新的理论知识。对在实际工作中不懂的问题,能及时主动地与市档案局联系,进行咨询请教,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执行。
二、明确责任,全面完成立卷归档
根据局领导分工负责制及机关工作人员岗位责任制,明确了由副局长杨春玲同志为第一责任人,办公室副主任科员袁君建同志具体负责的档案工作责任体系,责任分工明确,确保了全局档案管理准确有序,整理积极有效。由于我局属经济主管部门,年度考核指标数量多、任务繁重,人手紧张,往往一人身兼数职。为了确保按时完成档案归档工作,抽出专人负责。
20xx年度档案工作计划:
1、20xx年1月30日前完成20xx年度行政审批和行政处罚卷宗的归档工作。
2、20xx年2月份前完成局文书档案的收集工作。
3、20xx年5月份前完成文书档案的归档工作并将归档目录送市档案局备案。
4、争取完成20xx年度会计档案的归档工作。
总之,一年来,我局的档案管理工作在全局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档案工作不断进步,档案的管理逐步得到规范。在20xx年档案工作中,克服不足之处,创新档案管理工作模式,积极开发档案信息资源,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为全市商务工作提供更方便、快捷的服务。
年度档案工作计划 篇2
本局档案工作在市档案局的业务指导下,克服人少手、时间紧等困难,取得了一定成绩,档案整理较为规范,档案建立较为科学,档案分类较为严格,档案利用效果较好。现就一年来档案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学习,努力提高业务能力
坚持业务学习,局档案管理人员不仅自学了国家档案局“8”号令《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还专门订阅了《中国档案报》、《中国档案》等报刊杂志,及时掌握最新的理论知识。对在实际工作中不懂的问题,能及时主动地与市档案局联系,进行咨询请教,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执行。
二、明确责任,全面完成立卷归档
根据局领导分工负责制及机关工作人员岗位责任制,明确了由副局长杨春玲同志为第一责任人,办公室副主任科员袁君建同志具体负责的档案工作责任体系,责任分工明确,确保了全局档案管理准确有序,整理积极有效。由于我局属经济主管部门,年度考核指标数量多、任务繁重,人手紧张,往往一人身兼数职。为了确保按时完成档案归档工作,抽出专人负责。
**年度档案工作计划:
1、**年1月30日前完成**年度行政审批和行政处罚卷宗的归档工作。
2、**年2月份前完成局文书档案的收集工作。
3、**年5月份前完成文书档案的归档工作并将归档目录送市档案局备案。
4、争取完成**年度会计档案的归档工作。
总之,一年来,我局的档案管理工作在全局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档案工作不断进步,档案的管理逐步得到规范。在**年档案工作中,克服不足之处,创新档案管理工作模式,积极开发档案信息资源,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为全市商务工作提供更方便、快捷的服务。
年度档案工作计划 篇3
一、文件材料的收集管理
1、公司指定专人负责文件材料的管理。
2、文件材料的收集由各部门或经办人员负责整理,交总经理审阅后归档。
3、一项工作由几个部门参与办理的,在工作中形成的文件材料,由主办部门或人员收集,交行政部备案。会议文件由行政部收集。
二、归档范围
1、重要的会议材料,包括会议的通知、报告、决议、总结、典型发言、会议记录等。
2、本公司对外的正式发文与有关单位来往的文书。
3、本公司的各种工作计划、总结、报告、请示、批复、会议记录、统计报表及简报。
4、本公司与有关单位签订的合同、协议书等文件材料。
5、本公司职工的个人档案、劳动合同、工资、福利方面的文件材料。
6、本公司的大事记及反映本公司重要活动的剪报、照片、录音、录像等。
三、归档要求
1、档案质量总的要求是:遵循文件的形成规律和特点,保持文件之间的有机联系,区别不同的价值,便于保管和利用。
2、归档的文件材料种数、份数以及每份文件的页数均应齐全完整。
3、在归档的文件材料中,应将每份文件的正件与附件、印件与定稿、请示与批复、转发文件与原件,分别立在一起,不得分开,文电应合一归档。
4、不同年度的文件一般不得放在一起立卷;跨年度的总结放在针对的最后一年立卷;跨年度的会议文件放在会议开幕年。
5、档案文件材料应区别不同情况进行排列,密不可分的文件材料应依序排列在一起,即批复在前,请示在后;正件在前,附件在后;其它文件材料依其形成规律或特点,应保持文件之间的密切联系并进行系统的'排列。
6、案卷封面,应逐项按规定用钢笔书写,字迹要工整、清晰。
四、档案管理人员职责
1、按照有关规定做好文件材料的收集、整理、分类、归档等工作。
2、按照归档范围、要求,将文件材料按时归档。
3、工作人员应当遵纪守法、忠于职守,努力维护公司档案的完整与安全。
4、公文承办部门或承办人员应保证经办文件的系统完整(公文上的各种附件一律不准抽存)。
5、结案后及时归档。工作变动或因故离职时应将经办的文件材料向接办人员交接清楚,不得擅自带走或销毁。
五、档案的利用
1、公司档案借阅。
(1)公司内部人员可以借阅,借阅者都要填写《机密文件借阅单》,报主管人员批准后,方可借阅。其中非受控文档的借阅要由部门经理签字批准;受控文档的借阅要由总经理签字批准。
(2)外单位借阅档案时,应持有单位介绍信,经总经理批准后方可借阅,且不得带离档案室。其摘抄内容也须总经理同意且审核后方能带出。
2、档案借阅的最长期限为一周;对借出档案,档案管理人员要定期催还,发现损坏、丢失或逾期未还,应写出书面报告,报总经理处理。
3、公司档案只有公司内部人员可以复制,复制者都要填写《机密文件复制单》,报主管人员批准后,方可复制。其中非受控文档的借阅要由部门经理签字批准;受控文档的借阅要由总经理签字批准。
4、必须严格保密,不准泄露档案材料内容,如发现遗失必须及时汇报,追究当事人责任。
5、不准拆卷及任意抽、换卷内文件或剪贴涂改其字句等;不得任意摘抄或复制案卷内容,如确有需要,必须经总经理批准才能摘抄或复制。
6、必须爱护档案,保持整洁,不准在档案材料中写字、划线或作记号等。
7、不准转借,必须专人专用。
8、用毕按时归还,如需延长借阅时间,必须通知档案管理人员另行办理续借手续。
六、档案销毁管理
1、对已失效的档案,由档案管理员登记造册,经相关领导共同鉴定,报总经理批准后,按规定销毁。
2、经批准销毁的档案,可单独存放半年,经验证确无保留价值时,再行销毁,以免误毁。
3、销毁文件必须在指定地点进行,并指派专人监销,文件销毁后,监销人应在销毁注册上签字。
延伸阅读(英语版):
基本含义
读音:dàng àn[2]
详解:档案是直接形成的历史纪录。“直接形成”说明档案继承了文件的原始性,“历史纪录”说明档案在继承文件原始性的同时,也继承了文件的记录性,是再现历史真实面貌的原始文献。正因为档案继承了文件原始记录性,具有历史再现性,所以档案才具有凭证价值的重要属性,并以此区别于图书情报资料和文物。
1、档案的形成者。档案是由官方机构、半官方机构、非官方机构以及一定的个人、家庭和家族形成的。
2、档案来源于文件。档案是由文件有条件地转化而来的,这里的“文件”是指广义文件,即一切由文字、图表、声像等形式形成的各种材料。档案和文件是同一事物在不同价值阶段的不同形态,两者具有同源性和阶段性的共性,也具有实效、功用、离合等个性差异。从文件到档案是一个批判继承的辩证运动过程。从信息的内容和形式来说,两者完全相同的,但从时效、价值和系统性上来说,档案是对文件的不断扬弃。首先是时效性批判,档案是已经办理完毕的文件;其次是价值评判,档案是办理完毕的文件中具有保存价值的部分;最后是系统性批判,档案是把分散状态的文件按一定逻辑规律整理而成的信息单元。因此,文件是档案的前身,档案是文件的归宿;文件是档案的基础,档案是文件的精华;文件是档案的素材,档案是文件的组合。
3、档案的形式多种多样。档案的形式包括载体、制作手段、表现方式等。从载体来看,有甲骨、金石、缣帛、简册、纸质、胶磁等;从制作手段来看,有刀刻、笔写、印刷、复制、摄影、录音、摄像等;从表现方式来看,有文字、图表、声像等。
4、档案的本质属性。档案具有历史再现性、知识性、信息性、政治性、文化性、社会性、教育性、价值性等特点,其中历史再现性为其本质属性,其他特点为其一般属性。因此,可将档案的定义简要地表述为:档案是再现历史真实面貌的原始文献。
词语来源
分类保存以备考察的文件和材料。
关于“档案”词源现有两种主要观点。
1、“档案”一词来源于清初。持此观点者的依据,一是见诸于清初文人杨宾所作的《柳边纪略》一书,其第三卷载:“边外文字,多书于木,往来传递者曰‘牌子’,以削木片若牌故也;存贮多年者曰‘档案’,曰‘档子’,以积累多、贯皮条挂壁若档故也。然今文字之书于纸者,亦呼之谓‘牌子’、‘档子’矣。”二是见诸于《康熙起居注》一书,其中有“部中无档案”之语。
注:“档案”一词即便来源于清初,也是清代的汉语词汇,并非来源清代的一定就是“满语”。“档”字为汉语固有词汇,《正字通》:俗谓横木框档。本义:器物上用以分格或撑的横木条。用横木间隔,存放案牍,再将“档”与“案”合做一词为“档案”,才符合汉字词语的发展规律。怎么可能是满语?
2、“档案”一词来源于远古,出现在清朝之前。持此观点者主要有:(1)侯传学提出《周礼注疏》中有“副当”之说:“写副当以授六官。”(王荣声、王玉声认为“副当”之“当”并非“档案”,而是副词,应释为“将”。)(2)王金玉等人提出“宋代‘架阁文字’即为‘档案’”之说,还进一步考证明初即有“档案”的称谓,其证据是明初所撰的《明实录》,其上载有:“(洪武二十五年正月)庚子日,据刑部近来因户部文档不明,着本部办理拿问该属官吏等情具奏,帝降旨:‘匡正迟速,非隐匿粮饷则勿问。钦此。’”并据此认为“档”作为档案的称谓应追溯到元代。(3)张中强提出元曲有“档案”之说:“使肖曹律令不曾习,有档案分令史支持。”(和宝荣考证此处之“档案”应当作“当案”,即“当职”。和宝荣所言可信。)
以上两种观点,均值得商榷,尚待进一步从古代文献资料和出土文物中作进一步深入的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