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策划

时间:2024-05-13 03:06:21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策划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策划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策划1

活动目标

1、尝试用多种方式制造“彩虹”。

2、愿意与同伴交流、分享探索的过程。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进行探索的兴趣。

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1、选择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

2、部分制造“彩虹”的材料:镜子、浅盘、透明的圆珠笔笔杆、水、七彩颜料等。

活动过程

1、产生兴趣。

有个小朋友在雨过天晴的日子里看到过一条美丽的彩虹,可是它一会儿就消失了。这个小朋友感到很遗憾。他就非常想要一条属于自己的彩虹。

启发幼儿为这位爱彩虹的小朋友想办法。

2、人造彩虹的诞生。

提供各种材料,引导幼儿想出各种方法尝试制造“彩虹”。如:房间里的彩虹。在浅盘里装上水,把镜子斜放进盘子,然后对准太阳转动盘子,使太阳射到镜子上,调整镜子的角度,“彩虹”就会出现在墙壁上。

一滴油彩虹。在一盘水上放一滴油,也会有产生“彩虹”效应,但这需要耐心调整观看的角度。

笔杆彩虹。让阳光通过透明的圆珠笔笔杆射到白纸上,小心地转动笔杆,白纸上就会出现“彩虹”了。

3、交流实验结果。

制造出“彩虹”后,请幼儿互相欣赏。

引导幼儿与同伴交流,演示自己制造彩虹的过程。

我们不仅帮助了那个小朋友,而且连我们自己也能轻松地拥有一条属于自己的彩虹了。

活动建议

1、人造彩虹的制造方式多种多样,应鼓励幼儿大胆尝试,使他们在自主的探索活动中体验发现的'乐趣。

2、若幼儿对制造彩虹的过程非常感兴趣,教师可延长活动时间,允许孩子充分探究。

3、其他制造彩虹的方法:如在晴朗的日子里,背对太阳的方向,用喷雾器,能形成“彩虹”:将七种颜色的油画颜料滴进水里,用小棍轻轻搅动,制造出自己喜欢的图案花纹,将白纸平放靠近水面,使七彩颜料印到白纸上,晾干后成为彩虹画。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策划2

活动目标:

1.通过收集资料、分享交流、归纳整理,了解动物们为了适应环境而不同的过冬方式;

2.能在个别、小组、集体交流中大胆、有条理地讲述自己了解的关于动物过冬的知识,同时注意倾听别人的意见。

活动准备:

1.鼓励孩子和家长一起收集有关动物过冬的资料,如图书、图片以及教师自备一定数量的动物图片:

2.收集动物不同过冬方式的生动形象的录像资料;

3.分类整理资料的展板4张,不同类别过冬方式的动物标记卡一张(图文并茂),记录纸和笔若干,胶棒若干;

4.用于促进幼儿良好科学学习品质养成的评比表一张。分别用嘴巴,耳朵,手作为标记。

活动过程:

环节一:交流分享自己收集的关于动物过冬的资料,如图片,图书等

1.鼓励幼儿自由交流自己的经验,充分满足幼儿表达的需要,从而激发幼儿的科学学习积极性。(达成目标2)

教师导入:小朋友们,看到你们手里都带来了关于动物过冬的资料,你一定很想跟朋友们分享吧?这可以让别人知道你多么有学问哦。那你也一定很想从别人那里知道更多的知识,让你自己更有学问。那现在老师给你们三分钟时间,去分享交流,注意哦——老师有两个秘诀帮助你们成为有学问的人。1.如果你想要别人喜欢听你说,你一定要仔细的、有条理的把话说清楚;2.如果你想知道得更多,你一定要专心听别人说。最后,我们来看关于动物过冬的知识,哪个小朋友最有学问哟——到时候,请每一组派小朋友代表发言,看哪一组的小朋友代表说得最完整、最有条理,我会给他们的评比栏的小嘴巴标记栏目贴上小红旗哟!

2.请每个小组选取一名幼儿代表集体分享关于动物过冬的知识,培养幼儿学会搜集信息,有条理完整讲述,获得科学知识的能力。

(教师提出分享交流的要求,每一组推荐或自荐一名代表,把刚才自由交流搜集的信息有条理的讲述,分享。从而不仅让幼儿学会整合信息,更让幼儿体会到交流分享的意义。达成目标2)

师:请每一组的.代表来跟大家分享动物怎样过冬的知识吧。谁说得更有条理,更丰富,就会赢得小红旗。

3.教师小结

教师引导:小朋友真厉害,通过分享交流,了解到那么多有关动物过冬的知识。不过,你们还有一些关于动物过冬的知识不知道哦,现在我们一起去视频中了解吧!这一次我们评比,仔细观看和专心倾听,不漏掉任何一点知识的本领,看哪一组会得到小红旗呢?

环节二:通过视频帮助幼儿进一步全面了解动物过冬的多种方式

分段观看《动物过冬》视频。

(分为三段:冬眠,迂徙,换毛。看完一段,帮助幼儿归纳分析,教师在记录板上贴上过冬方式的标记。标记图文并茂。为下一步幼儿分类整理做基础。达成目标1)

1.看完第一段

提问:通过视频,你了解到刚才那些动物都是怎么过冬的?为什么它们要过冬?

引导幼儿了解动物为什么要冬眠。

2.看第二段以前

提问:不是所有的动物都会冬眠呀?我们接着去了解吧。

引导幼儿归纳,动物迁徙也是为了过冬。

3.第三段视频之前

提问:动物赊了冬眠,迁徒之外,还有其他的过冬方式吗?

教师鼓励幼儿大胆猜测、想象。了解动物还有其他的过冬方式,如换毛。

教师小结:动物们为了适应环境,各自有不同的过冬方式。

4.评比出认真看、专心听的小组,培养幼儿科学探究活动中重点观察,倾听的良好习惯。

环节三:鼓励幼儿将已有动物资料进行分类整理,突破重点,达成目标

1.幼儿讨论自己带来的动物属于哪一类方式过冬,在展板上归类整理粘贴。

2.教师小结。分析评比结果,鼓励幼儿养成好的学习习惯,习得良好的科学探究品质。

活动延伸:

教师引导:你还想知道关于动物的哪些秘密?

幼儿自由表达,教师记录。顺应幼儿的兴趣点生成下一活动。

我们下一次再来比一比,看谁最会学习吧。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策划3

目标:初步了解、认识电池,知道要把电池装进玩具里是有方法的。

准备:

1. 各种圆柱体电池

2. 装有5号电池的电动玩具若干

3. 电池宝宝的家的图示

一、感知不同大小的电池。

1. 教师出示电动娃娃。“说一说它为什么会唱歌?猜猜它的肚子里藏着什么?”

2.教师拿出娃娃里的电池,对幼儿的话进行验证。教师把电池宝宝放在桌子 ……此处隐藏5952个字……认识活动。

教学详案

教学备注

[课时建议] 1课时

[活动目标]

1.在看看、数数、玩玩中感知藕的一些基本特征,体验藕中有孔这一有趣的现象。

2.乐于用语言讲述自己的操作情况。

3.在游戏过程中,发现藕的有趣性。

[活动准备]人手一段鲜藕、藕的图片一张;吸管、水(装在小塑料瓶里)、玻璃丝带、电线人手一份;焐熟藕、炒藕丝、嫩藕丝每组各一盆。

[活动过程]

一、感知藕的外部特征(出示一节藕)

1.今天我们带来了什么?(藕)

2.请小朋友看看、摸摸、闻闻、藕是怎么样的呢? (引导幼儿可以从颜色、形状还有气味等方面来说。)

(1)白白的,长长的,象小朋友的手臂。

(2)摸上去滑滑的,象一根小棍子。

(3)闻着感觉有点臭。

小结:藕是乳白色的,摸上去比较光滑,看上去象一根小棍子,也象小朋友的小手臂。

二、感知藕的内部特征

1.发现藕中有孔这一现象

师:小朋友想不想看看藕的里面是什么样的呢? 请阿姨和老师帮忙把藕切开,看看里面是怎样的?(当老师和阿姨把藕一段段切开来时,一阵阵的清香溢满了整个教室,教师急忙抓住这个契机,再请小朋友仔细闻一闻,现在的藕是什么味道的,小朋友一阵阵:好香啊!……终于还了藕的“清香”之身!)

(1)里面有一根长长的丝连在一起。

(2)藕里面还有孔。

2.数数藕有几个孔

(1)藕里的孔排成了什么形状的队伍呢?象什么? (排成了一个圆形,象一朵花。)

(2)你藕里面的这朵花有几片花瓣呢?(在这个环节中,看得仔细的孩子会发现:藕里除了有排成圆形的,象花瓣一样的孔以外,边上还有很多不规则的,象很多小气泡一样的小孔,这对问题“数数藕中有几个孔”带来了很大的干扰。为了能排除这些小气泡的干扰,于是我设计了请小朋友数数藕中有几片花瓣这个问题,使得每个幼儿都能非常形象地知道,哪些孔是要数的,哪些孔是不需要数的。)

(3)教师根据幼儿的讲述的方法在黑板上一一展示。小结:藕切开来里面有长长的细细的丝,里面有孔,这些孔排成了一朵花的形状,这些花瓣有大有小,每个藕都有9个孔。

三、试试藕的孔是不是通的。

师:这些小洞洞到底有多深,能不能通到下面呢?1.介绍材料(玻璃丝线、电线、吸管、水)

2.怎样才能证明这些藕的孔是通的呢?(这个问题的设置,是为了让幼儿在操作前就能理解什么是通,什么是不通,以便在操作是能针对这一标准作出准确的判断。) 3.请小朋友自由选择工具,以证明藕的孔是通的还是不通的。(幼儿自由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4.评讲:你选的是什么材料,证明是通的了吗? (个别幼儿上来示范。)

小结:不管你的藕是粗是细,是短是长,是老是嫩,我们都能用各种材料证明,藕中的每一个孔都是通的。

四、介绍藕的出处和功效。

师:你吃过藕吗?你吃过的藕是怎样的呢? (幼儿根据经验介绍。) 那吃藕有什么好处呢?

五、品尝。

品尝用不同烹饪方法制作的藕的味道。

在这环节中,认识藕的外形特征这些都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在请幼儿闻一闻藕时,孩子们一致认为藕是臭的,这和原计划中藕是清香的有很大的出入于是我又进一步问:为什么你闻到的藕会有点臭呢?为什么藕的身上会有淤泥呢?在这个环节中,很自然地引导出平时美味的藕是生长在淤泥里的。

在数的过程中,由于藕中的孔数排成圆形的,这是一个难点所在,所以在第一次数数的过程中,孩子们得到的答案各不相同,有7个、8个、9个等。在请幼儿讲述经验的过程中,发现有的幼儿是少数了,有的幼儿是把一个孔数了两遍。于是教师引导幼儿想一想怎样才能不多不少的把这些花瓣数出来呢? 在多次尝试以后,孩子们探索到了很多方法:如,可以先按住其中一个孔再数,也可以在一个孔的边上做个记号,也可以从小孔开始数,从大孔开始数,还可以从边上有个小黑点的地方开始数。当找到一个正确的方法以后,孩子们得出结论:藕不管大小、粗细,中间都有9个孔。

教师选择这四种材料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它们的软硬程度不一样,在穿过藕的孔时的难易程度也不一样,需要幼儿在操作的过程中认真选择。

生的藕可以清热解渴.’还能止血化痰;藕煮熟以后可以补血养胃,还有止泻的功能。

[活动延伸]和个别种植藕的家长取得联系,带孩子们到藕池观看藕的出泥过程,同时培养孩子尊重劳动的情感。

[活动反思]

1.选材来源于幼儿生活新《纲要》中明确指出:要选择贴近幼儿生活,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本次活动的主题——“藕”就来源于幼儿的生活,很多孩子的家门前都有荷花池,但是孩子们平时关注的也许只有那碧绿的荷叶和娇艳的荷花,对埋在淤泥里的藕的了解只是停留在吃的层面上。通过今天的实践探究,让孩子认识藕,并借此推展到其他活动。本次活动的关键在于提炼了有利于促进幼儿科学素养提高的内容。

2.把感知数量巧妙地融入活动中大纲要求中班幼儿目测数群,但幼儿在目测数量较多的、排成圆形的物体时,容易受排列形式的影响,不能正确感知物体数量。所以在数的过程中,教师请幼儿讨论:为什么有的小朋友数到8个孔,而有的.小朋友会数到1O个呢?在幼儿讲述的基础上,教师小结:数数量时每样东西只能数一遍,不能多数也不能漏掉——要记住自己是从哪一个开始数的,在第一个开始数的地方做个记号,一直数到它前面的一个,以此来突破难点。通过数藕中间的孔,孩子们想出了很多方法,学会了怎样数排成圆形的物体的数量。先前存在的一系列的问题都在本次活动中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3.本次活动培养了孩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幼儿的教育应遵循一种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帮助孩子确立科学的自我,这将使孩子终身受益。比如,本次活动就有一个环节,就是请幼儿闻一闻藕是什么味道。按照活动设计上的安排,幼儿闻出来的藕气味应该是清香的,但是当天才从荷塘里挖出来藕有一股淤泥的气味,所以当孩子们发现藕是“臭”的时候,教师没有因为幼儿的发现违背了原计划而显得束手无策或反复让幼儿闻以达到教学目标,而是灵机一动,接着反问:“为什么你闻到的藕好像有一股臭臭的味道呢?”自然而然地引导出藕是生长在淤泥里的话题。在这个环节中,教师的教学机智得到了充分的显示,更能体现出教师对培养孩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是非常重视的。

4.活动充分体现了做中学的原则本次活动有一个环节是探索藕中间的那么多孔到底是不是空的,教师根据操作的难易程度和材料的不同材质为幼儿准备了多种操作材料,有比较坚硬但有较强可塑性的电线、有较柔软但不会分叉的玻璃丝带、有空心但外表直直的吸管、也有随意变化的水。在操作过程中,幼儿选择用不同的材料进行尝试,每一种材料的尝试都能给孩子带来不同的惊喜。本次操作活动不仅仅是让幼儿获取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掌握获得科学知识的方法,培养其科学探究的精神。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策划.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