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教学反思

时间:2024-12-11 22:16:21
信息技术教学反思(15篇)

信息技术教学反思(15篇)

作为一名到岗不久的人民教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教学,写教学反思可以很好的把我们的教学记录下来,那要怎么写好教学反思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信息技术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信息技术教学反思1

Powerpoint是在word基础上学习的一个软件,其基本操作,学生通过知识的迁移,已较好的掌握,也正因为这样,学生对powerpoint软件的学习产生的疲惫的状态。“自定义动画”是PowerPoint的精华之处,特别是PowerPoint20xx的“自定义动画”,其功能更是完善。就象学生一样,初次接触时我也很观注它五花八门的切换效果,其实这只是“自定义动画”的冰山一角,它的魅力是要我们深入探索之后才能体会的。因此设计了一堂关于自定义动画的简单动画的应用,与学生共同探讨。课中结合王老师教学的亮点,我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探究学习的能力。想让学生通过这个教学内容能够体会到,生活中只有想不到的事,没有做不到的事,只要我们去观察、去探索,就会发现生活学习中的乐趣!

第一步:通过观察比较,分析二个动画的区别,寻找问题。

师:大家想了很多有趣的玩具运动方式,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比较常见的一个玩具运动方式,就是左右摇摆,你们能猜出这是运用了哪个自定义动画?

生:动作路径

师:(根据学生回答演示,学生观察)动作路径可以吗?

生:陀螺旋

师:(根据学生回答演示,学生观察)旋转几度呢?

生:旋转四分之一

师:(观察左右摇摆例子和陀螺旋四分之一旋转动画)陀螺旋四分之一旋转比较接近我们的要求了,可是好象还有不一样的地方,观察一下,我们还需要进行哪些修改?

根据学生回答显示问题:

l如何把旋转点移到绳子的顶点呢?

l如何让玩具摇摆时呈现出“来回”的效果?

l如何让玩具不停的摇摆呢?

第二步:小组讨论,尝试、寻找问题的答案。学生对如何寻找、设置某个对象已有了一定的体会认识,因此虽然自定义动画中效果选项和计时选项的使用,学生是陌生的,但在实际运动中,他们又显得很熟练,我想他们已较好的掌握了这方面的学习方法。

第三步:观察实验,小组再次寻找方法。对于如何呈现“来回”效果和不停的摇摆,学生能较快的寻找到答案,但对于第一个问题,确有些困难。我通过二支笔的演示,让学生去观察,从中找寻解决问题的思路。设计这个问题就是想让学生体会,生活中有很多问题,如果不能直接找寻答案,为何不迂回一下,换个角度去思考呢?

第四步:开拓思路,自我设计。孩子应该有无限的创造力,可是有时为什么我们会觉得孩子的创造力不够呢?细想来,这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有关,一个从来没有品尝过蛋糕美味的`人,怎么会想到去做一个糕点师呢?同样,对于从来没有看到可以用自定义动画做简单的动画,又怎么会想到去设计有个性的动画呢?因此,前面的小组共同设计玩具左右摇摆的效果,就是为了开拓了学生的设计思路,有了这一环节,在后面的玩具动画设计中,学生才能展现他们的精彩。遗憾的是,由于集体设计玩具左右摇摆所花的时间较长,开拓学生思路,自我设计这一环节,不得不放在了第二课时,虽然这对于公开课来说,是大忌,值得我细细反思,但同时我不后悔,因为我在学生的第二课时中,看到了他们的精彩。<

信息技术教学反思2

初一信息技术教学反思自主、探究合作性学习是新课标倡导的学习方式,为配合新形式的发展需要,我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安排了几节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探究课。课堂中真正体现了以学生自学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的课堂教学结构,我深受和启发。通过联系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针对信息技术学科的独有特点,进行了一次深刻的教育教学反思。

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较强的基础学科,它有一个理论联系实践的基本过程,课堂气氛的活跃,完全是教师这个主导作用发挥而来的。教师课程结构的设计,环节的策划,精密的.安排并不等于教师一人唱独角戏,教师一言堂。信息技术课的课时安排是理论课时与实践课时相配套。那么,在上理论课时,在课堂中要把本节课中的重点、难点掌握好。攻破了重点,难点,其他的细小的知识情节也就迎韧而解了。简单的说,就是把每一节课的知识体系,知识情节的脉络把握好就可以说掌握了本节课的知识了,并能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那么,实践操作课又是怎样才能有所收获的呢?信息技术的实践课,是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前提下,在实践课中对理论知识加以实践、验证。学生学习的方式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式,科学设计,合理组织学习小组,在小组中形成“我教人人,人人教我”的良好合作学习风气,真正发挥小组以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优良品德,同时也要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基础,学习能力,性别等进行小组人员的合理分配,使每个小组成员之间形成互补。教师始终把学习的主动权教给学生,学习的过程可以有不同的想法,尽量让学生自己做主张决定,在小组学习中形成齐心协力对付困难的合作风气,对于学困生,引导他们从集体中寻求帮助。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好习惯,培养学生认真思考,大胆发言的良好习惯,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创新空间,在促进学生自身发展的同时,自主、探究合作性的学习能力也会大又提高。

以上点滴的反思,是通过探究课的启发所产生的,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只要坚持不懈的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来不断的充实自己的头脑,我想会结出丰硕的果实的,为一曼中学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贡献自己的力量。

信息技术教学反思3

一、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

现在学生在信息的学习上,“贫富悬殊”现象十分严重,而且我们不能以他的学号来划分他们的优差。所以我们在教学中使用评价的手段来发现他们掌握程度,从而对他们的教学采取分层教学。另外我们看到学生不认真听讲,就会去怪学生不好好听,而不去反省自己的`教学行为如何来吸引学生。正如正如有的教师所说的方法:学生大部分喜欢游戏,那我们何不采用游戏的方式给他们上课。我们的信息技术课有很多的课程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游戏、FLASH动画演示、采取学生制作网上评比的方法激励学生主动去参与学习中去,与教师实现互动,这样的教学才能真正的提高学生的技能。所以我们应该经常反思自己怎样用学生理解或掌握的方法去教他们自己去学习,如何去掌握。那么学生主动地参与进来了,我们就不会出现上课不认真听,冷场之类的情况。

二、反思能否让不同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学生的掌握知识程度参差不齐,接受新知识的能力不同,如何让不同的学生都能得到一定的发展是我们每一个老师任务。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往往会用同样的标准去衡量每一位学生,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要学会那些技能、完成那些任务。这样其实会抹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任务定得太高有的学生完不成,索性 ……此处隐藏10191个字……课后作业少,学生课后也没有时间进行复习巩固,导致很多学生学了下节忘了上节,很难将知识连贯起来,因此在信息技术课上进行课前复习就显得十分必要。

为此,课前我会精心设计“课前小练习”作为“课前复习”之用,时间一般控制在5分钟。经过一个阶段的实施,效果很明显。

“课前小练习”对于教学的促进,主要表现在:

1、“课前小练习”是一种复习

通过“课前小练习”可以对上一节课的内容甚至以前学过的内容进行复习,加深学生对学过的知识点的记忆,是第二次记忆,就记忆理论来说,第二次记忆可以使遗忘的机率大大减少,从而巩固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课前小练习”是一种补充

通过“课前小练习”可以对上一节课的内容进行“查漏补缺”。要善于从学生的练习中找出所存在的对知识点的模糊和错误的理解,及时进行纠正,以免“小洞不补,大洞吃苦”。

3、“课前小练习”是一种铺垫

“课前小练习”是一种“承上”,也是一种“启下”,通过对上节课内容的复习,尤其是对涉及到与新课知识点有关知识点的复习,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新知识,真正达到“温故而知新”,进一步培养寻找知识点之间相关关系的能力,会整理、梳理知识点,在自己的头脑中学会逐步建立知识框架。

4、“课前小练习”是一种缓冲

何为“缓冲”,即缓和一下学生激动的情绪,经历了10分钟的课间休息,特别是如果上一节课为体育课或课外实验课,那么绝大多数的教师应该有这样的体会:学生的心思很难一下子就收回来,他们有一个稳定情绪,调整注意对象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讲授新知识,效果可想而知。现在施行了“课前小练习”这一措施,它就是一个非常好的“缓冲”,让学生在做小练习的同时调整一下情绪,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接下来的教学必会事半功倍。

在实施“课前小练习”应做到注意以下几点:

1、“课前小练习”的内容不要过多,但覆盖的知识面要广。

2、“课前小练习”题目不应该太难。

3、“课前小练习”要注意新旧知识的衔接。

二、课堂板书

参加教研活动听信息技术课,发现很多老师不写板书或者很少写板书,主要依赖课件和投影。在传统的教学中视“板书”为“老师的责任田”,师范院校一直将“三笔一话”列为学生必修科目,由此可见“板书”的地位。

诚然,“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新型学科,它出现在以“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的背景下,但是我个人认为“板书”不可或缺。

三、丰富的资源

我们学校位于城郊,学生中还有很多是外来打工者子女,通过调查发现学生家里基本上没有电脑,平时除了上信息技术课就没有机会接触计算机,更不要说上网搜索素材、观看作品,这样直接导致学生在制作电脑作品时品位不高、流于表面、内容干瘪。

因此我在课上尽可能提供丰富、贴切、方便的教学资源,来开阔学生的眼界、提升学生的'品位,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四、评价的反馈

及时、恰当的评价是为课堂增色添彩的必不可少的一环,但评价的反馈更为重要,把评价沦为形式对课堂的破坏力极大。在学习中,可以结合提问、指导和交流进行过程评价。过程评价主要侧重在学生的接受程度、反应情况和参与意识等的检测与记录,要针对评价的结果及时调整讲、学、练,让评价得到落实。终结性评价,可以通过作品演示评比、填写互评表、网络实时检测等手段来进行,可以制定相应的评价量规,量化每一项评价指标。

以上是我对初中信息技术课的几点反思,当然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效率的方法还有很多,要注意的也很多。总之,我们要不断思考,提升课堂效率,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只要我们用心探索,因材施教,一定会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信息技术教学反思15

以前我总觉得信息技术课就是教会学生如何操作,上课时,我演示一遍,学生再“照葫芦画瓢”。结果我发现,这样的效果很差,接受能力强、有电脑基础的学生你还没有讲完,他就会操作了;接受能力比较慢的学生还没有弄清楚是怎么一回事,更有部分学生走神了,压根没有听见你在说什么。为了改变这种状况,经过一年的探索和实践,我在信息技术教学上有了一定的进步,以下是我的几点反思;

一、游戏入门,自觉学习。

中学生对游戏特别感兴趣,而计算机正具有能玩游戏的特点。根据这一特点,可以把计算机新课的学习寓于游戏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学生浓厚的兴趣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

例如学习指法是非常枯燥的,如果一开始直接讲解手指的摆放要求和指法要点,学生不但学的很累,而且很不愿学,更加不能强迫其练习了。我在教学中就采取游戏引入的方法,先让学生玩《金山打字通》,比赛谁的`成绩好。学生在“打地鼠”等游戏的实践中发现,要取得好成绩就必须练习好指法。于是就有人提出如何能够打得又对又快。在这种情况下,再讲解指法练习,学生学得就很认真。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学生们再玩这个游戏时就感到轻松自如了。这样,

既保持了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热情,还可以促使学生自觉去学习计算机知识。

二、直观教学,加深记忆。

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的固有特征,采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加深对计算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介绍键盘时,我提问“空格键、上档键和Backspace键有什么特征?”让学生讨论。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白空格键上没有任何一个字符,其主要作用是输入空格。同样抓住上档键上有向上的箭头,其主要作用是来输入上档字母。还抓住Backspace键有向左的箭头,其作用是删除光标前面的字母,相当于咱们平时用橡皮擦写错的字。用这样的方法,变抽象为直观,让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加深记忆。

三、自主学习,不断创新。

电脑知识有很大的开放性,学生也喜欢上信息技术课。我们应该充分抓住学生的这一兴趣,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让其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电脑知识。这也是培养学生不断创新的手段之一。

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教好的阅读能力,能够自己探索一些工具及软件的使用方法,一般情况下采取提出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即学生在使用一些工具时,一开始老师就故意留一些在操作过程中要用到的工具不讲

解,而学生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又要用到,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己去阅读教材,然后老师再加以引导,最后解决实际操作问题,通过长时间的训练,学生逐渐会形成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展示学习成果,共同评价作品,尊重学生的选择和评价。

利用下课前五分钟,通过电脑屏幕全班共同来欣赏完成的比较好的同学的作品,让学生来评价作品的优点所在。孩子们发言积极,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审美能力提高,更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

总之,要上好信息技术这门课程,只要我们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处处留心,时时注意,必须使用易于学生接受的语言和教学方法,让一些枯燥乏味的知识变得有趣、生动,使我们的学生能在轻松的氛围中学到更多的知识,提高他们驾驭计算机的能力,为他们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信息技术教学反思(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