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教学反思

时间:2024-04-14 14:36:10
《荷花》教学反思

《荷花》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人民老师,我们需要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通过教学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课堂经验,那要怎么写好教学反思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荷花》教学反思,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荷花》教学反思1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试图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帮助学生感悟语言。

1、读读、画画、说说,品读课文,感悟语言。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课文第2小节时,我采用了创设了读读、画画的学习活动,抓住这节中的一些精言妙语——描写荷花各种形态的句子,如何引导学生感受荷花姿态的婀娜,让学生有滋有味地进行诵读。当看到学生读书目在纸上,心人书中时,为了进一步引导学生细细品味荷花的各种美姿,激发学生地的兴趣,我让学生选择你喜欢的荷花的姿态画一画,说一说,通过动动手,动动口,引导学生将文本语言内化,使学生从文本的语言中感受荷花的美,体会作者的情,在赏读中培养审美语感。

2、拓展思维,激发想象,积累运用。

在第2小节的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欣赏一池娇艳多姿的荷花,让学生进一步感受荷花的美,体会到小作者为何会陶醉在其中,从而达到读者、作者、文本三者之间的共鸣。这样,学生才能有感而发,有话可说。而后通过媒体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展开想像,说一说:蜻蜓和和小鱼会对我说些什么?让学生用学到的课文语言来赞美荷花,并因此转化为学生的语言背景,进入潜意识之中。

《荷花》教学反思2

《荷花》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三篇课文,描写了夏日公园里一池美丽的荷花盛开的情形,以及“我”沉浸其中与荷花融为一体的感受。在设计教学过程中,我着重于引导学生通过直观感知、朗读感受、想象感悟等手段使学生感受荷花的美丽,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一、闻着荷香,走进课文

课前,我布置学生们去了解荷花的资料,并在课堂上与大家一起交流,培养学生收集信息资料的能力。课上,出示荷花的一系列图片,让学生们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视觉享受,苍翠欲滴的荷叶、含苞待放的荷花??学生们谈到自己的感受时,心情也是非常愉快的,仿佛已经闻到了那一阵阵淡淡的荷叶香,悠悠的荷花味。

但是,由于农村的孩子课外知识比较贫乏,也没有电脑网络等途径去了解信息,因此还是有一部分学生没有进行资料的收集,课堂气氛不够活跃。但是,在配乐欣赏完荷花之后,学生们似乎进入了状态,也缓解了之前的尴尬。

二、赏着荷花,心灵旅行

叶圣陶笔下的荷花千姿百态,各有各有的风采。当讲到“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时,由于已经理解了荷叶碧绿如圆盘,因此,对于“冒”字的理解,学生们各抒已见:“冒”字把荷花当作人来写了,真形象;在那么多荷叶中白荷花“冒”出来,真是特别??一个“冒”字,学生们已经读出了荷花的美丽,读出了自己的味道。

文中描写各种荷花开放时的姿态采用了“有的??有的??还有的??”句式,使学生体会到了不同荷花绽放时的状态,既形象又生动。但是,一池荷花又怎么会只有这三种姿态呢?于是,我进行了拓展,让学生们也学着课文的写法来说一说还会有哪些荷花开放的姿态,由于欣赏图片时有了一定的印象,因此交流的时候,学生们也有内容可说。

但是课堂上,一个学生基本上只能说出一种,于是我就设计了四人一小组进行合作学习,也丰富了说话的内容。

三、想着荷花,流连忘返

我们说,语文学习能够让心灵旅行,应该说,本堂课的重点在于让学生们了解课文内容,感受荷花的美丽,但是,一堂如此美好的语文课又怎么能够以一节课的结束为终点呢?

于是,在学完了荷花的各种姿态之后,我以这样的一段话作为小结:“是啊,今天我们领略的是荷花的别样美,此时此刻,如果你是那池中的一朵荷花,你是怎么样的心情呢?下节课,就请你来谈谈你的感受吧!”让学生们带着一种对下节课的期待走出课堂,走出这一池荷花,但是心中念念不忘的依然是那淡淡的荷香,以及难以忘怀的荷花。

另外,在学生们谈到自己的感受时,语言较为贫乏,而我也没有做到及时点评,使得教学过程流于形式,而且没有把握好时间,生字教学花费了较多时间,因此最后的写字环节只剩下短短5分钟,较为可惜。

《荷花》教学反思3

《荷花》是苏教版第六册的一篇文质兼美的课文(人教版也选录了该文)。有一种感情叫爱情。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我在引导学生理解时预设了这几个问题:为什么说这是一大幅活的画?谁是画家?为什么说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通过回顾前文内容、讨论交流,学生不但体会到了作者想像的精妙,而且领悟到了作者对荷花、对大自然的由衷赞美和热爱之情。

一、出现“意外”似乎令人疑虑

根据预设的教学流程,我正准备引导学生学习下文,小明忽然举手发言:“老师,作者由美丽的荷花想到了画。我也有自己的想法……”“说吧,想到什么了?”“我想到了诗,想到了‘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想得不错!”我称赞了一句,准备转入下文的学习,这时又举起了几只小手,有的还一边摆动着手一边急切地说:“我也想到了诗……”我疑虑了,照这样下去,这节课的教学任务岂不难以完成了?如果是在上公开课,这种“教学意外”不但会占用不少时间,有时甚至会让老师无法应对,非常尴尬。

二、接纳“意外”其实让人欣喜

然而,我又想到,“新课标”提出:语文教学应该“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应该“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学生如此强烈的参与意识和自主精神怎能视而不见呢?给时间让他们自由言说吧。于是孩子们争先恐后发言了,小丽说:“老师,我想到了‘出淤泥而不染’。”小刚说:“我想到了‘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小平说:“我想到了‘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孩子们各抒己见,众说纷纭。其他学生有的说课后要去收集写荷花的诗歌,有的说要用彩笔画荷花,还有的说要查找其他作家写荷花的美文……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说得多好啊!实在令人欣喜。

三、反思“意外”得到几点启发 课后,我反思了本节课的教学,得到了几点启发。

其一,如果说作者看到荷花感到的是“画意”,而学生们感悟到的既有“画意”,又有“诗情”。这一篇文质兼美的课文传递给我们的不正是诗情画意吗?学生的联想仿佛偏离了教师的预设。简直成了自由发言。其实,这自由发言正是学生独特感受的流露;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表现;是来自“童心世界”的值得百般珍视的课程资源……如果说这是一个“教学意外”,那也称得上是个“喜出望外”,因为,这是学生“潜心会文本”的直接体现。

其二,语文教学的“预设”是必须的,但要有弹性和留白;“生成”则更为重要,它是语文课程的活力所在。教师应该接纳和珍视教学中的“意外”,并从学生 ……此处隐藏9437个字……。再有,第一段的感悟,干脆利落,切入学生的内心,抓住了关键性的词语。如果在谈论一朵朵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中冒字的用法时出示相应的图片,能给学生更直观更形象的感觉。

另外,教师还应加强及时、恰当、准确的评价。讲课的激情再增加一些就更好了,不要过于稳,跟小学生上课,就应该活,充满激昂,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

《荷花》教学反思14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图文对照,引导学生感受荷花的美。

3、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重点、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感悟“一大幅活的画”的美。

2、理解“我”看看着荷花展开的美妙想象。

教学方法:尝试法

教学准备:课件、挂图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自古以来,便有不少赞美荷花诗文。荷花给人的不仅是食用、观赏,更重要的是那一种“出污泥而不染”的纯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老作家叶圣陶写的《荷花》吧!(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仔细观察挂图,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2、课文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学生从文中感悟到什么?

3、小组交流归纳。

三、新课展开—具体品味荷花的美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出示尝试题:

(1)我为什么赶紧往荷花池边跑去?

(2)你觉得文中哪些句子最美?(用笔勾画出)

3、学生讨论交流并回答

4、出示课件

(1)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这个句子之所以美,是因为作者把那荷叶比作“碧绿的大圆盘”,十分贴切)

(2)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这个“冒”字,把白荷花那种亭亭玉立的美丽风姿形象的描绘了出来)

(3)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真是了不起。

(那一池荷花太美啦,简直就是美如画,而且是活灵活现的,多让人陶醉啊!创作这幅画的画家不就是大自然吗?“真了不起”,表达拉作者由衷的赞美之情。)

(4)我忽然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

(荷花的阵阵清香,千姿百态,所以“我”被吸引住了,早已和这些美丽的荷花融为一体了。)

5、学生再读一读这些句子,试着背一背。

四、总结全文:这篇课文描写了夏日公园里一池荷花盛开时的情景,以及“我”沉浸在此景中,与荷花融为一体的感受。作者以丰富的想象力,描写了荷花的清新美丽,展现了一幅各具姿态、色彩明丽、活生生的水中荷花的画面,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课后反思:从课堂上看效果较好,学生学习课文积极性高,能读中悟、悟中读,能从画面中感受荷花美丽的姿态,体会大自然的神奇美妙,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荷花》教学反思15

中国画是我们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组成部分,更是中国艺术立足于世界之林的资本。中国画融诗、书、画、印为一体,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修养与精神内涵,是我们国家的瑰宝。要想使中国画发扬光大,关键在于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通过中国画教学,使学生认识中国画、了解中国画、欣赏中国画、喜欢中国画、会画中国画,进而培养学生对美的感悟能力和创造力。本课程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是中国画知识体系的一部分。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初步了解中国画造型的基本方法,体验和感受中国画用笔、用墨的方法,尝试运用笔墨表现荷花,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绘画艺术的兴趣。

一、 学生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具有求知欲望强、好奇心大、积极性高、表现欲望强的特点,具有一定的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分析、比较、归纳、概括能力,也有一定的合作探究的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有待提高。

二、 设计理念

本课教材共有两个页面。新课程理念认为,学生是教育活动中的主体,是具有主体性的人。这就要求我在教学活动中从学生的经验出发,教师要有创造性的处理、运用教材。因此,我在本课教学中谈话法的教学方法较多,通过问答的形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科思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在活动中知识得到建构,各种能力得到锻炼,情感得到培养,各种智能得到发展。第18页上部分是中国画家潘天寿的作品《映日》。在欣赏分析环节中对问题的设置,引导学生通过欣赏画家作品,了解笔墨在中国画中的运用,明确学习目的。此处,我在教学设计中以直观的形象引导学生探究、分析、体会画面所产生的意境,以及画家创作作品时用到的各种表现技能,这样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观看与展示荷花图片,旨在引导学生欣赏荷花的自然之美,理解花、叶、茎的生长形态及色彩特点。同时在课堂之中,边做示范边让学生观察,理解我是如何掌握荷花的画法。再做到讲解,“荷花的色彩丰富,有红色、白色、蓝色、黄色等;花瓣上尖下圆,荷花像一把大蒲扇。”书中第19页,文字提示创作荷花作品,应注意焦、浓、重、淡、淡清等墨色变化,用中锋画荷花花头、花梗,侧缝画荷叶。最后,再用两位大师作品做对比,陈大羽《清荷》与潘天寿《映日》,目的是让学生懂得不同画家表现同一题材时,所运用的手法也不尽相同,为学生在学习中能充分地展现个性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三、 教学目标

⑴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欣赏创作等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民族传统文化的情感,提高自己的生活品质。

⑵ 知识与技能:①知识: 了解荷花的生长习性、造型特点,欣赏与荷花有关的艺术作品,了解中国画借物抒情的艺术表现形式。②技能:尝试用中锋、侧缝的用笔方法及焦、浓、重、淡、清的墨色变化,表现一幅荷花小品。

⑶ 过程和方法:在体验探究中学习用中国画的表现形式创作有意趣的荷花作品的方法,感受艺术家所寄托的人格精神。

四、 课堂不足之处

对于画荷花来说,学生的绘画国画兴趣依然很高涨,创作中非常积极、主动,也很认真,但在艺术实践环节中,课上纪律不够好,学生比较散漫。

五、教学建议

1、注重学生探究体验的学习过程,教师力求引导学生观察荷花的特点,使学生明确学习要求,本课我所使用的教学原则多为直观性原则与循序渐进原则,教学方法多为谈话法与练习法。

2、关注培养学生的正确观察习惯,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以便于学生对于毛笔的运用、掌握。

3、为学生准备充分的学习资料,如展示的图片,视频,以及名家作品图片与我的创作作品、现场示范。

4、教师在课上做到现场示范,为学生解决教学重点及难点,体现学科特点。

通过本课的教学给我们的启示是,作为一名美术工作者,我们不仅仅是专业知识的从教人员,也是美术知识的传播者,在教书育人的同时也要提升自身的创造力,不断增强个人技能,使得教师与学生达到双赢。

《《荷花》教学反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