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

时间:2024-05-23 16:31:17
《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

《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1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故事。琳达一家为了让盲人重见光明,自愿把眼角膜捐赠出来,他们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让人敬佩,让人感动,也教育了周围的人,所以说他们的这种精神是永不磨灭的。

这篇课文语言美,情感美,人物形象鲜明,作者刻画了两个让人终身难忘的形象:善良,乐于助人的父亲和可爱、才华横溢的女儿。他们热爱生活、关爱别人,让人尊敬,让人怀念。

文中的父亲用耐人寻味的话语教育了“我”,影响了小温迪,使小温迪为妈妈和外公感到骄傲,“我”也为小温迪从小就具有爱心而感到骄傲。教学时,以“情”为主题组织教学,采用倒叙的方法,从故事的结尾出发,抓住“骄傲”一词引导学生个性化阅读,使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理解父亲话语的意思和“我”态度的变化,深入体会“永生”的含义,从而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运用学过的'一些读书方法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生动细致的描写人物语言,从而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表达方法。

3、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感悟父亲捐献角膜这一举动的深远意义,培养关爱他人的美好情操。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一家人的高尚情操:对死后捐献器官、帮助他人而感到高兴和骄傲。

2、教学难点:

抓住父亲的语言来理解一家人对死后器官捐献的行为看法的转变。

【教学准备】

师生共同搜集有关器官捐献的资料及相关事例。

  【教学过程】

一、阅读资料,导入新课

1、教师导入:

《触摸春天》中盲女孩安静是那样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她多么盼望也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呀!她的愿望能实现吗?根据你课前收集的资料说说你的看法。

2、补充资料:

请同学们快速阅读下面的资料:

资料一:

据卫生部统计,我国目前约有400万因角膜病致盲的患者,其中70%可以通过角膜移植手术复明,但由于供体角膜匮乏,我国每年仅实施3000例角膜移植手术,数百万的患者还在黑暗中苦苦地等待。

资料二:

目前美国有超过84000多名患者登记等待器官移植,而且每13分钟就会有一个新的登记等待患者。20xx年仅有30%的等待者获得了器官移植,而剩余的70%的等待者必须继续等待他们迫切需要的移植器官。不幸的是,每天有16个人会因为无法等到器官移植而丧失生命。

3、看了这两段资料,你想说什么吗?

二、揭示课题,初步感知

1、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角膜捐献的感人的文章《永生的眼睛》。(板书课题)看了这个题目,你想说什么?

2、检查预习情况:

指名读课文,认读生字词。

3、自由读课文,然后说说文中哪些语句让你感动?

三、熟读精思,探究文本

1、文中有两处地方都出现了“骄傲”这个词,请找出这两句话,读一读。

2、出示这两句话:

“妈妈,我真为你、为外公所做的一切感到骄傲。”“这次,我为自己的女儿──14岁的温迪而骄傲。”

说说谁为谁感到骄傲?为什么感到骄傲?

3、“我”一开始对捐献眼角膜这件事是怎样的态度?

阅读第四自然段,重点感受琳达那痛苦、难以接受的心情,有感情地朗读。

4、是什么使我改变了态度?学习父亲教育“我”的两段话:

四、投影出示:

⑴ 一个人所能给予他人的最珍贵的东西,莫过于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很久以前,你妈妈和我就认为,如果我们死后的身体能有助于他人恢复健康,我们的死就是有意义的。

⑵ 如果一个盲童能在我们的帮助下重见光明,并像温迪一样画出栩栩如生的马儿,那多么美妙!当你们得知是我的眼睛角膜起了作用,你们会为我自豪!

你可以给予他人哪些东西?为什么说给予别人自己身体的一部分是最珍贵的?这两段话之间有什么关系?

把父亲的这两段耐人寻味的话连起来读一读,谈谈自己的感悟。

5、温迪为妈妈和外公能捐赠眼角膜感到骄傲,实际上也是为他们的什么感到骄傲?有感情读读温迪说的这句话。

6、“我”为什么为温迪感到骄傲?

7、父亲离去了,他给人们留下了什么?课题中的“永生”指的是什么?

8、父亲这无私奉献的精神深深感染了“我”和小温迪,“我”从原来的不接受到遵从,在到后来的自愿捐赠。阅读原文结尾:(出示)

没有想到,仅仅是两周之后,我再一次为器官捐献组织签署了同意书。我的可爱的女儿,才华横溢的小温迪,在一次交通事故中丧生了……当我签字时,她的话儿萦绕在我耳际:“你想过什么也看不见会有多么痛苦吗!”

失去温迪二周后,我收到一封来自俄勒冈勇敢者角膜中心的信。信上写道:“角膜移植非常成功。现在,两位昔日盲人已重见天日。他们成为您女儿──一位极其热爱生命的女孩的活的纪念,并有幸分享她的美丽……”

我的金发的温迪手中的画笔依旧不辍地挥动着,她的碧眼仍然闪烁着骄傲的光芒。

五、感情朗读,深化主题

1、同学们,读了琳达一家的故事,你有什么感受?

2、带着你的感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特别是人物的语言。

六、课外拓展,实践活动

1、向你身边的人讲述这个故事,并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向他们宣传器官捐献的意义。

2、写一封倡议书,号召你的小伙伴参与到器官捐献的事业中来。

《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2

课题:《永生的眼睛》

课时:共1课时,第1课时

学生:四年级

教学目标:

1.正确、流畅、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知晓文章大意;

2.掌握课后的6个生字,认识并理解文中出现的一些词语;

3.理解文章人物的情感表达,体会令自己感动的语句;

学情分析:

这是一略读课文,四年级的学生处在第二学段的后期。在识字与写字上,在已有的基础上继续加强;在阅读上,要求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意思,体会词语的表情达意的作用并能感受到人物命运的不同状态;在习作上要求能够不拘形式 ……此处隐藏25467个字……一个怎样的人?(关爱他人、无私奉献……)

(二)心灵体验,深化情感。

1.琳达会为父亲所作的一切感到骄傲,还有谁会感到骄傲?

出示句子:“孩子热泪盈眶,走过去紧紧拥抱外公。”

指导学生朗读,感受温迪激动的泪,骄傲的泪。

2.分角色读温迪与母亲的对话,再次感受这份“骄傲”,师生合作读。

3.父亲的一番话曾给琳达上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课,此时此刻,女儿的话又给她怎样的触动?

读句子:“在这一刻,我领悟到父亲献出的远非一副角膜,他所遗留的仍辉映在我女儿的眼睛里——怎样的一种骄傲!”

父亲所遗留的不仅仅是一幅角膜,留下的是什么?

请带着你的理解再来读一读这句话:

出示:“在这一刻,我领悟到父亲献出的远非一副角膜,他所遗留的____________仍辉映在我女儿的眼睛里。”

这是怎样的一种骄傲!再读文中的句子。

4.此时此刻,在温迪的身上我看到了爱的延续!

5.1986年失去父亲仅仅两周之后,女儿温迪在交通事故中丧生,此时此刻的琳达,平静地面对这一切,再一次签署了器官捐献同意书。

6.三周后,琳达收到了一封来自角膜银行的信,让我们怀着感激之情自由读。

7、角膜银行的信让琳达倍受安慰,也让她万分骄傲,因为她想到了两位盲人正用她女儿的眼睛欣赏着这个多彩的世界!猜想:琳达以后会怎么做?两位受到帮助的盲人呢?

8、琳达家感人的故事讲完了,说说:除了眼睛,还有什么获得了永生?(精神)

三、升华情感,回归主题:

1.琳达一家捐献器官令人感动,而向他们为器官捐献做出巨大贡献的人还有很多,出示人物图片及简介。

2.交流有关调查资料(一组数据)。学了这篇课文,看了这些资料,此时此刻你想说些什么?

3.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让我们用心记住这段触动我们心灵的话语,再读父亲的话(播放歌曲《爱的奉献》)。

四、课外延伸,实践活动:

通过讲事例、办手抄报或写倡议书等方式向你的家人及社会宣传器官捐献的意义。

《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15

【学习目标】

1、认识6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培养关爱他人、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

3、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进行生动细致的描写,从而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写作方法。

4、按课文前的“连接语”中的要求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

5、师生共同搜集有关器官捐献的资料及相关事例。

6、小调查:

问问你身边的人们,他们对器官捐献的事情了解多少?他们愿意捐献自己的器官吗,为什么?

【教学过程】

一、阅读资料,交流感受

1、教师导入:

《触摸春天》中盲女孩安静是那样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她多么盼望也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呀!请同学们快速阅读下面的资料:

(投影出示)

资料一:

据卫生部统计,我国目前约有400万因角膜病致盲的患者,其中70%可以通过角膜移植手术复明,但由于供体角膜匮乏,我国每年仅实施3000例角膜移植手术,数百万的患者还在黑暗中苦苦地等待。

资料二:

目前美国有超过84000多名患者登记等待器官移植,而且每13分钟就会有一个新的登记等待患者。20xx年仅有30%的等待者获得了器官移植,而剩余的70%的等待者必须继续等待他们迫切需要的移植器官。不幸的是,每天有16个人会因为无法等到器官移植而丧失生命。

2、看了这两段资料,心中有什么话要说?

引导学生谈一谈对器官移植的看法:假如自己的父母要求在死后捐献器官或遗体,你会同意吗?你是否愿意在死后捐献自己的器官或遗体?

二、熟读精思,探究文本

1、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永生的眼睛,相信同学们学习之后一定会对器官移植产生新的看法。

2、检查预习情况:

轮读课文,认读生字词。

3、仔细阅读,边读边把令你感受很深的句子画出来,想一想从这些句子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4、在小组长的组织下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比一比哪个小组最会学习。

5、小组选派代表进行汇报,教师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进行研读:

研读重点:

⑴ 文章为什么以“永生的眼睛”为题?

⑵ 父亲教育“我”的两段话。

① 投影出示:

一个人所能给予他人的最珍贵的东西,莫过于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很久以前,你妈妈和我就认为,如果我们死后的身体能有助于他人恢复健康,我们的死就是有意义的。

引导学生结合课前查阅的有关器官捐献的资料,从以下几方面谈谈自己的感悟:你可以给予他人哪些东西?为什么说给予别人自己身体的一部分是最珍贵的?

② 投影出示:

如果一个盲童能在我们的'帮助下重见光明,并像温迪一样画出栩栩如生的马儿,那多么美妙!当你们得知是我的眼睛角膜起了作用,你们会为我自豪!

引导学生讨论:第二处语言与第一处语言有什么关系?

③ 把父亲的这两段耐人寻味的话连起来读一读,谈谈自己的感悟。

研读重点:含有“骄傲”一词的句子。

引导学生说一说谁为谁感到骄傲,为什么感到骄傲,从中体会到什么?

④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些语句。

6、课文到这里戛然而止,但故事本身并没有结束。下面请同学们轻声读一读故事原文的结尾,读后交流自己的感受。(出示投影)

没有想到,仅仅是两周之后,我再一次为器官捐献组织签署了同意书。我的可爱的女儿,才华横溢的小温迪,在一次交通事故中丧生了……当我签字时,她的话儿萦绕在我耳际:“你想过什么也看不见会有多么痛苦吗!”

失去温迪二周后,我收到一封来自俄勒冈勇敢者角膜中心的信。信上写道:“角膜移植非常成功。现在,两位昔日盲人已重见天日。他们成为您女儿──一位极其热爱生命的女孩的活的纪念,并有幸分享她的美丽……”

我的金发的温迪手中的画笔依旧不辍地挥动着,她的碧眼仍然闪烁着骄傲的光芒。

三、大胆评议,深化感受

1、评价人物:

文中的一家人你最喜欢谁,为什么?

引导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之后请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从而进一步通过朗读品出言中之美,悟出言中之理,感受言中之情。

2、评价作品:

你认为这篇文章哪些地方写得好,为什么?是否还有不足,应如何修改?

鼓励学生从作者的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等多角度进行大胆评议,发表不同看法。

3、交流体会,延伸课外:

学完课文,你对器官捐献有什么新的体会?你打算做些什么?

鼓励学生课后通过办板报、广播、写倡议书等方式向家长及社会宣传器官捐献的意义。

《《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