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教学设计

时间:2024-05-27 16:31:26
游戏教学设计

游戏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游戏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游戏教学设计1

活动目标

1.和同伴合作完成“贴年糕”游戏,提高奔跑和反应能力。

2.了解游戏规则,享受集体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活动前让幼儿了解年糕的特点。

活动过程

1.热身活动。

(1)幼儿进行圈上行走的动作,要求挺胸、阔步走。

(2)听音乐律动。

2.游戏过程。

(1)教师讲解游戏规则:幼儿分成两人一组,一个追,一个跑,其他人围成一个大圈;跑的.人如果停下来“贴”住圈里的任何一个人(即站在那个人的前面),被“贴”的那个人就要马上接着跑。

交到要求:不能跑出圈,如果跑出圈了,就轮到他这组去追和跑。

(2)幼儿进行游戏,教师提醒幼儿在跑时的安全。

(3)教师指导:幼儿要反应快,会躲闪等,体验游戏的快乐。

(4)游戏结束:说说哪组幼儿贴年糕时能遵守游戏规则,怎样可以快速贴到年糕。

3.放松运动。

结束部分放松手膝关节——抖抖手腕、拍拍小腿、甩甩膀子,相互按摩、跟着老师沿着操场走一走。

活动拓展

可用于亲子游戏。

游戏教学设计2

第一课时

学习内容

游戏喊数抱团原地高抬腿

学习目标

1、认知目标:使90%的学生初步理解原地高抬腿跑的方法。

2、技能目标:使85-90%的学生初步学会原地高抬腿跑的技术动作,促进力量、柔韧、协调等素质的发展。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积极上进的品质和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课的'部分

学习内容

练习时间

练习次数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开始部分

常规

1.集合整队报告人数

2.宣布课的内容

3.强调安全

4.安排见习生

一.队列如图示

×××××××

×××××××

〇〇〇〇〇〇〇

〇〇〇〇〇〇〇

准备部分

一、慢跑两圈

二、徒手操练习

上肢运动

体转运动

跳跃运动

4、手腕、脚踝运动

一.队列如图示

×××××××

×××××××

×××××××

×××××××

基本部分

224

A游戏规则:

(1)碧数抱团时,不得因人数不符而互相推撞人。

(2)焙笆后,教师要读“秒”,以限制学生反应的时间

B游戏的进行:教师可令学生站成一个圆圈,沿逆时针方向慢跑或做行进间徒手操,当教师突然喊:“4个”、“2个”、“6个”等数字时或说出简单的算式让学生自己进行计算,学生应立即与临近的同伴按所喊数字或所计算出来的数字抱成一团,最后剩下没有及时抱成团的人受“罚”。

C原地高抬练习

(1)动作讲解:上体保持正直大腿高抬,摆动腿要抬高,蹬地腿要充分伸直

(2)老师示范

(3)教学步骤:1、先原地高抬腿走练习2、从低到高的原地高抬腿跑

3、大腿触手掌心的原地高抬腿跑

一路纵队绕排球场小跑听到老师的口令进行游戏。

结束部分

放松

1.放松

2.小结。

3.归还器材。

4.师生告别。

四路纵队

游戏教学设计3

幼儿园中班亲子游戏:大脚小脚走(适应年龄:2—3岁 )

目标:1、培养幼儿灵敏性。

2、增加孩子与父母间的感情。

器具: 1、二条宽30厘米的小路。

2、二条小路的一端,各放一只装满小球的塑料筐,另一端各放一只空的塑料筐。

过程: 1、成人与孩子手拉手面对面站立在放空塑料筐一端的小路上。

2、孩子把双脚站在成人的`双脚上。

3、孩子和成人一起移动双脚沿着小路向前走,走到装满小球的塑料筐前,由孩子拿起小球,然后往回走,再由孩子把手中的小球放入空塑料筐内。看哪一组拿的球多为胜。

建议: 1、小路的距离不能太远,大约在2—3米左右。

2、孩子可以双手拿球。

3、成人可以用游戏的形式鼓励孩子,如:“袋鼠妈妈带袋鼠宝宝一起去采果子”等语言激发孩子参与的兴趣。

游戏教学设计4

教材分析

《摸球游戏》是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可能性大小〉中的内容,关于可能性的问题学生已有一定的基础,我们是在学生已有的基础上设计此课的。学生在二年级上册,三年级上册,四年级下册中已分别学过,而本单元学习内容是前几个年级学习内容的发展,为了让学生认识学习的必要性,提高学习的乐趣。

学情分析

1、二年级上册,学生学过《抛硬币》,初步感知:一定、可能、不可能。

2、三年级上册,学生学过《摸球游戏》,知道可能性是有大、小的,会用一定、经常、偶尔、很可能等词语来描述事件发生的概率。

3、三年级下册,学生学过《猜一猜》《转盘游戏》,进一步认识了可能性的大小。

4、在四年级下册《游戏公平》的学习中,他们又认识了等可能性。

而本节课所学的知识主要用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所以说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前三个年级的'基础上的一个延伸与发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摸球活动的情境,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客观事物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能用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2、过程与方法:通过摸球、猜测、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进行合理推断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团结合作、主动探究的学习精神,同时渗透概率的思想,从数的角度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和难点

理解并掌握用数表示客观事物发生的可能性大小。这既是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是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游戏教学设计5

教学目的:以个人或小组的方式画一幅登山游戏线路图,在制作棋子,大家一起玩一玩。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

教学难点、重点:画一幅登山线路的游戏图,进行登山游戏比赛活动。< ……此处隐藏17704个字……法;

⑵倒推法;

⑶方程法。

3.探究如何列方程解决这个问题。

⑴如果要列方程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先做什么?可以得到怎样的等量关系?如何列方程?(学生分享汇报,老师适时点拨。)

⑵如何解列出的方程?

学生分享汇报,适时点拨。

关注:书写格式,检验意识。

预设:

①利用天平图;

②利用等式性质。

(二)学习小组内两两相互玩猜数游戏

心里想一个数,用这个数乘4,再减去10,把得到的得数告诉学习伙伴,由学习伙伴通过列方程的方式猜出自己心里想的数。

学生分享汇报自己玩的过程。(注意引导学生表达出等量关系式、怎样列方程、怎样解方程的。)

三、点拨升华

1.什么情况下适合列方程解决问题?(在思考过程中,某个量不知道具体数据时。)

2.列方程解决问题要注意什么?(最重要的是要找准“等量关系”,未知量用字母代替,还要规范地进行书写。)

四、练习巩固

1.看图说一说等量关系,并列方程解决问题。(注意联系天平模型找等量关系)

2.列方程并解答。(注意规范的书写格式)

五、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或不明白的地方?(先在小组内说一说,最后班上交流。)

六、检测反馈

解方程

3x+6=15

4x-2=26

教学反思

非常荣幸,在《指向小学数学教师能力提升的课堂观察工具研制和应用研究》主持人、区教育发展中心教研员赵阳云老师的推荐下,我在本次研讨活动中与黄老师同课异构了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猜数游戏》一课,上完课后,自己感觉有收获,也有不足值得改进的地方,下面是我简单的反思总结。

1.在对教材的把握和处理方面,基本尊重了教材的编写,利用游戏这一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贯穿全课始终,学生兴趣盎然;同时,又根据班级学生的特点,加入了本土化的元素,比如对于数学知识背后的逻辑的思考,对于技能背后的意识的培养和渗透等,如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要列方程解决问题?什么情况下适合列方程解决问题?如何列方程解决问题?

2.特别注重“生本”、“学本”思想的落实。整节课的学习,都是以学生学习为中心来开展的,学生自己寻找、补充数学信息,学生自己思考处理信息,学生自己讨论交流方法,学生自己反思、改正错误,学生自己体验成功的感觉。整节课学生都处于愉悦、进取的状态之中。

3.在课堂引入环节,给孩子表演了一个数字小魔术,激发了孩子的兴趣和探索的欲望,紧接着,利用猜数游戏进行衔接,在每一个可能的地方,都设置能够提起学生兴趣的内容,保持学生的思考品质。

4.在算理和算法的学习过程中,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放手让学生在学习小组内利用猜数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对如何求解形如ax+b=c进行研讨。在学生研讨的基础上,再进行汇报分享,这时,在尊重学生思考成果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注意把ax看作一个整体,注意借助天平模型理解每一步应用的原理是等式性质一?还是等式性质二?算法上,在完整表述过程后,组织学生讨论哪些非关键并且能心算的步骤可以省略,更简洁地进行书写,如2x+20-20=80-20就可以省略掉,引导学生从低阶思维向高阶思维提升。

5.在练习的设计方面,主要注重了对基本方法的应用,采用层层递进的方式进行编排,兼顾了不同类型的等式模型的体验。在练习的过程中,注重让学生表达出自己是如何列出方程的,等量关系是如何寻找的,解方程时是如何思考的,每一步运用的是哪个等式的性质。在熟练了方法过后,还设置了一道生活应用题,帮助学生学以致用,并且体验数学为生活服务的作用。

6.本节课的学习也还有很多不足,比如在理解把2x看作一个整体的过程中,做得还不够细、不够实,没有把这个点突显出来,这对潜能生来说,感知起来可能会有一定的障碍;如果能够引导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并在板书中明示出来,应该能够解决一部分孩子认知不足的问题。另外就是虽然进行了一定的什么情况下适合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意识的培养,但总感觉还远远不够,这个地方是孩子思维由算术向代数升华的一个重要的过程,也是很多孩子由思考数切入分析向由思考关系切入分析的.重要分水岭,需要在充分的体验、感知的基础上积极经验,但在本节课中,只是让孩子进行了一个简单的总结,并没有在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更接地气的思考,孩子只是本能地选择了列方程解决问题,这样更多的只是解决了技能层面的问题,也是导致在实际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还是更喜欢去寻找算术方法的原因。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在每一个例子中都多问一句:“你为什么要列方程解决问题?这样有什么好处?”可能对孩子建立起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意识及感知在什么情况下列方程解决问题更合适会有更大帮助。还有,就是整节课各个环节的衔接还不够精细,环节之间的衔接设计感不强,基本就是根据当然的实际情况直接进入下一环节。比如,主体部分教采用了游戏这种形式,那后面的练习、应用是不是也可以设计成这种形式,让整节课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每个环节都只是游戏的各个部分?

要反思的还有很多,我自己最看重的还是学生在学习解答形如ax+b=c类型方程技能的背后,有什么样的意识、素养的提升,孩子对数学的理解是否又多了新的积累,对数学的兴趣是不是越来越浓厚?

游戏教学设计15

本学期,我们班新开设了“照相馆”,在“照相馆”里,我们投放了数码相机、帽子、发卡、纱巾等材料。孩子们似乎对这里很感兴趣,“照相馆”里一下子热闹起来了。可没过多久就出现了状况。“明明是我先来的,我要当摄影师,乐乐却争着要当。”只见妍妍一手拿着照相机,一手使劲地推着乐乐。“这么多小朋友都挤在这里,我无法照相了!”琦琦皱着眉头说……我想,“照相馆”刚刚开设,孩子们充满好奇。出现一些混乱无序现象在所难免,过几天就会好的。但一段时间下来,“照相馆”里的状况仍然没有多大改变。

为什么会这样呢?看着“照相馆”的情景,我开始怀疑自己起初的想法。在游戏开展前,我认为孩子们都有到照相馆拍照的经验,他们喜欢装扮自己,也爱摆出各种姿势拍照,对照相的过程乐此不疲。我想当然地认为他们肯定了解照相的程序,明白不同角色的分工。可现实中,孩子们的表现与我的期望相差甚远。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

为了找出问题的原因,我组织孩子们展开讨论,在讨论中,我意识到孩子们非常关注游戏材料。接下来,孩子们纷纷从家中带来各类服装、装饰品、玩具等。根据孩子们的规划,我们一起将“照相馆”划分成二个区域:化妆更衣间、摄影棚。为了让每位幼儿都能参与进来,我们利用手风琴轮流分批上课的`时间,让剩下的幼儿开展游戏,在游戏中,孩子们自主分配角色,活动开展得有序而深入,没有了拥挤、争抢角色的现象。

这次经历让我认识到,教师投放材料的出发点应当是孩子,而不是自己的主观意愿。教师在游戏中应该学会放手,以宽松自由、民主的氛围让幼儿参与到游戏规则的制定和设计中来,这样才能帮助幼儿更好的理解、掌握、执行游戏规则。

《游戏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