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方案

时间:2024-04-15 08:51:10
【推荐】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集合4篇

【推荐】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集合4篇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力开展,常常需要提前准备一份具体、详细、针对性强的方案,方案可以对一个行动明确一个大概的方向。那么方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学设计方案 篇1

【学习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游览、工艺品、名不虚传、游人如织、壮观、出售、摊点、陈列、构思、五官端正、观赏、清晰可辨、掏钱、即将、流露、一模一样、付钱、标准”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

3、学习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卖木雕的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提示课题

1、课前老师布置你们搜集有关非洲地理位置、气候物产、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等方面的文字和图片资料。请大家拿出来。

2、学生进行交流。

3、师: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位卖木雕的非洲少年。提示课题。

二、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学生自由朗读,把课文读正确,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检查生字情况,把朗读的句子读通顺。

3、朗读提示:

分段朗读课文,引导学生评议。

4、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默读课文,了解叙述顺序

1、布置默读,默读课文,边读边做记号。

2、默读,思考,做记号,也可以与学生讨论。

3、全班交流:

理清课文的顺序:

听朋友介绍木雕……挑选木雕……放弃木雕……赠送木雕

四、学习生字

重点指导:

“售”字的上半部分,不要少写一横;“驮”字右边不要写成“犬”;“构”“端”“辨”“堆”“模”可以让学生先和以前学过的“沟”“喘”“辫”“推”“摸”字比较,注意不同之处。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词

1、各种形式朗读词语。

2、朗读自己最喜欢的自然段。

二、个性阅读,突出重点

1、学生分小组学习自己最喜欢的部分:

介绍木雕……挑选木雕……放弃木雕……赠送木雕

⑴ 有感情地朗读。

⑵ 说说从哪里可看出少年的可爱?

2、全班交流。

3、想象:

找出描写少年言行的句子,并想想当时他是怎样想的?

三、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把人物的对话语气读好。

四、夸夸那个黑人少年

五、学生积累运用四字词语

找出课文中的四字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并运用。

六、板书设计

27、卖木雕的少年

介绍木雕

挑选木雕 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放弃木雕

赠送木雕

教学设计方案 篇2

【教学目标】

1、联系时代背景理解诗歌的内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2、训练与提高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的能力。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诗歌赞颂黄河,赞颂民族伟大的内涵。

【教学难点】

联系时代背景理解诗歌的内容,调动并强化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准备】

1、教师:

搜集黄河的影视材料和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

通过查阅资料了解抗日战争时中华儿女可歌可泣的事迹,了解黄河在中华民族历史上的重要地位;了解黄河在地理位置上的重要性;搜集一些与黄河相关的歌词,以开阔视野,拓展思路,培养兴趣,增加积累。

【教学设计】

一、导语

(多媒体播放一段黄河录象,以《黄河颂》的旋律作为背景音乐,老师激情导入)

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它以雄浑的气魄、高远的形象在艺术作品当中广泛出现。人们歌咏它,因为它古老,它孕育了华夏五千年的文明;因为它厚重,它本身就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历史;还因为它苍桑,它与它的人们一起经历过抗争与苦难。今天我们体会吟诵的就是一篇赞颂黄河英雄气概的诗篇──《黄河颂》

设计意图:黄河气势磅礴,《黄河颂》的旋律激昂,,充满了强烈的冲击力和震撼力,展示了黄河桀骜不驯的血性和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教学时充分利用了CAI辅助教学的优势,通过直接诉诸视觉、听觉的画面和音乐来激发学生胸中的澎湃激昂的民族感情,打动学生的心灵。渲染课堂气氛,奠定本课情感基础。

二、 话说黄河历史

1、课前已要求大家通过各种方式查阅有关黄河的知识,现在,请同学们尽展才华,让我们“话说黄河”,说一说你对黄河知多少:

(学生自由畅谈,教师有意识地把学生介绍有关黄河的知识带人课本,与课本内容相链接)

如:黄河,是我国的第二大河,也是世界上有名的大河之一。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海拔4500米的约古宗列盆地。经青藏高原的青海、四川、甘肃,黄土高原和鄂尔多斯高原的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华北平原的河南、山东,注入渤海,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75万平方公里。──“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

现在黄河中下游的许多城市──咸阳、西安、洛阳、郑州、安阳、开封、商丘等都是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儿发源。”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查找资料互相交流,既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自主学习的习惯,又培养了学生合作探究的精神。而把学生准备的资料和课文相联系,既完成初步感知课文又读厚文本,拓展学生视野,调动学生的知识储藏和激发学生朴素的爱国情感,此所谓“出乎其中,入乎其内”。

2、小结时自然介入背景:(多媒体显示)

介绍背景:《黄河颂》诞生于抗日战争年代,当时,日寇的铁蹄肆意践踏着中华大地。光未然随抗日部队行军至大西北的黄河岸边。雄奇的山川,伟大的人民激发了作者的创作灵感。时代的呼唤促使他怀着高涨的爱国热情谱写了一篇大型朗诵诗《黄河吟》。冼星海在除夕晚会上听了该诗的朗诵异常兴奋,连续写作六天,于1939年3月31日完成了《黄河大合唱》这部史诗性杰作。这部大型声乐作品共八个乐章,其中尤以《黄河颂》、《黄水谣》、《保卫黄河》等为人们所传唱。

设计意图:初一学生对这首歌词产生的时代背景的认知比较浅显,在小结时介入时代背景,使学生更易领悟诗歌的内容,积淀情绪,为第二板块的“吟诵黄河颂歌”的学习打下基础。

三、 吟诵黄河颂歌

(师配乐范读,生作批注)

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句或一节,说一说应怎样读。

1、学生自由畅谈,可不按文本的先后顺序,按照学生喜欢的句或节指导朗读:

以下几点朗读技巧的指导供参考:

如;以歌词第一节为例指导朗读时应注意情感、语气、节奏。

从需要重读的词语(动词)“望、奔、掀、澎湃、劈”;和(形容词)“高山、滚滚、万丈”,可以体会出黄河的一往无前、锐不可当的英雄气魄。所以,读的时候一定要读出磅礴之势、豪迈之情。当然也要读出变化“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没有磅礴之势,此时的黄河已进入一个相对平缓的地势,所以读的时候要舒缓一些。教师适当师范朗读,学生个别朗读或齐读。

又如:朗诵“颂黄河”的部分,要注意感情的变化。

第一个“啊,黄河”一节由于在赞颂黄河作为母亲对中华民族的养育,所以要读的舒缓。

第二个“啊,黄河”一节由于在赞颂黄河作为屏障对中华民族的保护作用,显示她的伟大和坚强,所以读的`要高亢、激昂些。

第三个“啊,黄河”一节是借用黄河的伟大和坚强来激励中华儿女保卫黄河,保卫祖国,感情达到高潮。所以,读的更要高亢、激昂,感情应完全迸发。两个“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不仅要读的铿锵有力,而且,要读出变化,后一个要比前一个感情更要强烈,“你一样的”和“伟大坚强”都要比前一个语气重,“伟大”的“大”和“坚”的“强”都要采用拖音,

三个“啊”要读的深沉,声音稍长,“黄河”要读的高昂,表明在赞颂。朗读形式可以有教师范读,学生分角色朗读。

2、分小组朗读、学生评价。

3、师生联读。(配乐)

设计意图:感情朗读是语文能力的重要体现,新课标中对学生的朗读能力非常重视,诗歌是训练朗读水平最好的题材,况且这首诗歌感情澎湃激越,尤其值得朗读。相信学生通过以往的学习已初步具备了美读的能力,再加上前面的情感铺垫,先给一点时间在小组中交流,在课堂中发挥学生主体的作用。交流中鼓励学生发表见解,提出朗读的看法。效果一定要比老师要你怎么读好得多。

四、 探究黄河精神

1、课堂讨论:(多媒体显示)

⑴ 黄河有怎样的气势和精神,你是怎样体会的?

⑵ 结合时代背景,你认为作者描写黄河一往无前、无坚不摧的特点,歌颂它伟大坚强的精神,是为了表达什么感情?

⑶ 你能仿写一节诗歌替代本诗的结尾部分,来发出你自己的誓言吗?(学生小组合作探究)

2、再朗读: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根据《黄河颂》音乐,进行配乐诗朗诵。

设计意图:这一部分主要是通过课堂讨论发展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准确地表达自己的阅读体验和感受的语言智能。它既是文学的,又是理性的;既是语言的,又是人文的。同时显示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课改的基本理念。

五、 咏唱黄河歌曲

古往今来,有多少文人墨客用手中的生花妙笔挥洒激情赞美过黄河。学生交流所查阅资料补充写黄河的诗句。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李白《将进酒》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李白《赠裴十四》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王之涣《凉州词》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王之涣《登鹳雀楼》

九曲黄河万里沙。

──刘禹锡《浪淘沙》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李白《行路难》

小结:这节课让我领略了你们的精神和风采,黄河的精神在你们的心里扎下了深根,黄河的精神在你们的身上得到了延续,你们是希望的一代、发展的一代、成功的一代,让我们一起深情地咏唱黄河歌曲。

(多媒体播放《黄河大合唱》,师生齐唱)

设计意图:配乐朗诵、理解性欣赏朗诵,增进了学生对诗歌的体验和感受,引入古代文人颂黄河诗句是横向拓宽视野,“咏唱黄河歌曲”是活动形式的变换,也是对课首的呼应,同时让全课的教学余味犹存。

结束语: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伟大的黄河,哺育了中华民族,英雄的中华儿女,维护的祖国的尊严。我们为民族自豪,为祖国歌唱。让我们以黄河为榜样,团结奋斗,为我们的民族挤身于世界强国之林而奉献自己的力量!

六、课外作业

1、欣赏《黄河大合唱》音乐,学唱《黄河颂》部分,并进行表演唱。

2、 收集有关黄河文化和治理黄河的资料,写成专题文章,为这个单元的综合性学习《母亲河,黄河》做准备。

设计意图:作业1美都是相通的不管是文学还是音乐。作业2学习语文在课外,课外知识的积累与拓展是新课标的理念之一,也是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人文关注。

【板书设计】

序曲 主体 尾声

黄河伟大坚强 望黄河 学习黄河精神

颂黄河

教学设计方案 篇3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能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说说泊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4、通过朗读课文的训练,感受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理解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教学难点:

感受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教具准备:光盘、图片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23半截蜡烛

2、读课题,学生质疑:课文为什么用半截蜡烛作为题目?这半截蜡烛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3、教师质疑:课文围绕半截蜡烛写了一件什么事?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通过朗读课文,大家解决了哪些疑问?

3、学生交流。

4、本文围绕半截蜡烛写了一件什么事?要求讲清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的大致情况。

三、再次读课文,重点学习字词。

1、明确要求:借助汉语拼音读准生字字音,读顺语句,读通全文;边读边用圈画出不理解的生字新词,并通过联系上下问或解决。

2、检查自学情况。

(1)读准字音。

(2)检查词义掌握情况。

3、讨论主要内容。

4、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

第一段(1-2):伯诺德夫人把装有情报的小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中。

第二段(3):一名德国军官点燃了藏有情报的蜡烛,伯诺德夫人取出一盏油灯,吹灭了蜡烛,暂时避免了一场危机。

第三段(4-5):大儿子杰克想结搬柴生火之际拿走装有情报的半截蜡烛,但没有成功。

第四段(6-7):小女儿杰奎林在万分危急关头借口上漏税缴拿走装有情报的蜡烛,避免了一场危机。

5、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四、课堂练习

1、写字练习。

2、用钢笔描红、临写。

3、抄写词语。

教学设计方案 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古、诗”等13个生字,会写“有、声”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

2、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带领学生感悟古诗中的意境,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准备】

1、用幻灯片出示2首古诗。

2、学生配诗画。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

1、师:学习了前面几篇课文,和你的所见所感,你觉得春天是怎样的?

2、师:古代的人也喜欢春天,他们写了好多好多的诗篇来歌颂春天,赞美春天,今天我们讲学习两首描写春天的古诗。

3、板书课题:

认读生字“古、诗、首”。

4、指名读古诗名(题目)。

比较“春”和“村”的发音。

二、自学生字、自读古诗

1、生自由读诗:

师:一边读古诗,一边把生字多读几遍。

2、指名读生字,检查自学情况:

师:要来读一读吗?一定要读准字音。

⑴ 区别平、翘舌音:诗、首、处──村、醉、散。

⑵ 字形:

① 古:十+口; 闻:门+耳

居:尸+古; 童:立+里

② 诗:讠字旁; 醉:酉字旁; 忙—忄旁

3、口头扩词:

古( )( )( ) 声( )( )( )

多( )( )( ) 处( )( )( )

知( )( )( ) 忙( )( )( )

4、同桌抽读生字。

三、书写指导

1、引导生观察书写、掌握要领。

2、师范写,生观察:

“古”字横要长而凸。

“多”要写成一上一下,上小下大,防止学生写成一左一右。

“处”字是半包围结构,要强调“包住”—把捺拖长。

“忙”字左边竖心的“竖”要写的垂直且稍长。

四、课外作业

查找有关诗人、古诗的资料。

第二课时

一、欣赏导入

1、生看课文插图,听师配乐朗诵: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古诗两首》,愿意听老师先来读一读吗?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师:那你们也想来读吗?

二、朗读、体会、理解古诗

1、生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师:要想读好这两首诗,可不是件容易的事。首先,要做到“五不”,还要读通句子。其次,就是要反复多读几遍,因为古人能用很少的句子,表达很丰富的意思。最后,还要看谁的想象力丰富,一边读诗,一边能在大脑里作画!

2、生自愿汇报读。

3、生赛读(同桌赛、小组赛、男女竞赛)。

4、背诵古诗:

师:一不留神,老师发现有好多同学在熟读的基础上,都可以背诵古诗了,来站起来,展示一下。

5、交流理解、体会:

师:愿意把你们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体会用画笔画下来吗?选择其中一首作画。

间休:在作画前,我想为大家朗读一段文字(教材简说)。

交流诗画,展开想象,畅谈感受。

师:谁愿意带着自己的想法和作品一起到前面来,给大家谈谈你的感受。

三、完成“课后练习”

1、生口头扩词:

师:看看谁的词汇量大,是我们班的“小词霸”!

2、动手实践:

师:希望利用周末或课余的时间,同学们回家做一只风筝,要记住的是,一定要自己参与动手哦!

《【推荐】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集合4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