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和雷达》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蝙蝠和雷达》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蝙蝠和雷达》教学设计1一、学习目标:
1、认识个生字,会写出12个生字,正确读写出14个新词。
2、读懂课文内容,理解文中的重点词语。
3、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行是怎样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的,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二、学习重难点:
1、通过阅读抓住要点,准确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2、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
三、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设计。
四、课时安排:2课时。本节为第二课时
五、学习过程:
(一)导言:(出示蝙蝠和雷达的图片)同学们,你们认识图片上的事物吗?(蝙蝠和雷达)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它们的情况?蝙蝠是一种哺乳动物,喜欢倒挂在树枝上休息,经常在夜间飞行,捕捉飞蛾、蚊子等昆虫。这是什么?雷达(齐读),谁知道雷达是什么东西?雷达是一种探测装置,广泛运用于天文、气象、航空、航海等方面。
师:指着图片,一个是动物,一个是探测装置,他们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事物,那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呢?这节课我们一块儿来学习11课。
(二)新授
师:首先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读的时候思考:课文中哪几句话直接写出了蝙蝠和雷达之间的关系?
提示:看看哪一句话既写了蝙蝠又写了雷达。
生: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呢?原来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
科学家摹仿蝙蝠探路的办法,给飞机装上了雷达。(齐读)
师:这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给飞机装上了雷达,使飞机可以在夜晚安全的飞行。
过渡:那么,蝙蝠究竟有什么特殊的本领呢?学习第三自然段
⑴指名读
师:蝙蝠在夜间飞行,你觉得它飞得怎么样?(灵巧)
你是从哪句话中看出来的?划一划。
(无论……从来没见过……)(即使……也……)
模拟体验:你想试一下在夜里飞行吗?让学生闭上双眼,在教室里走一圈,提醒学生要注意安全,说感受。
师:读出蝙蝠飞行的灵巧!
师:⑴读到这里,你心里产生什么疑问了吗?
(生说)难道他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
⑵(出示第二句话)谁能用疑问的语气来读读这句话,表达一下我们心中共同的疑问?
师过渡:同学们科学家通过试验研究,已经找到了答案,请自读四、五自然段,用自己喜欢的阅读方式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师问:科学家做了几次实验?每次实验的方式是怎样的?结果如何?又证明了什么呢?(课件演示三次试验)
2、自由读,⑴找一找,科学家第一次实验做了哪些准备工作?
⑶用“首先……然后……最后……”有顺序地说一说科学家做了哪些准备工作。
3、试验结果如何?生答:铃铛一个也没想,绳子一个也没碰。
从这个结果中你有何发现?(蝙蝠不是靠眼睛来探路的。
3、第二次、第三次试验科学家又是怎样做的呢?
(屏幕演示第二次、第三次做试验的情况)
边演示,学生边用“首先……然后……最后……”的句式分别说出第二第三次试验是怎样做的。
师:结果怎么样?
生:三次不同的试验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师:配合是什么意思?去掉“配合起来”后是否通顺?为什么不能去掉?
师:强调了嘴和耳朵是分工合作的,缺一不可的。
师:从“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的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什么?从哪些词体会到的?
生;(科学家对待科学的态度认真、刻苦钻研的精神,结论来之不易。)
师:是啊,科学家揭开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真不容易,费了不少功夫,那蝙蝠的嘴和耳朵到底是怎样配合起来探路的呢?
3、学习第六自然段
(1)自由读
(2)生说蝙蝠的嘴和耳朵是怎样配合探路的?
(3)画出示意图讲述蝙蝠是怎样探路的。
(4)师补充:蝙蝠的眼睛虽然不行,但是它的嘴巴和耳朵却特别的敏锐。我在一本书中看到:蝙蝠能在1秒钟内捕捉和分辨25组回声,而且它能把昆虫反射回来的信号与其他树木、房子等反射回来的信号准确地区分开来,分辨出是食物还是障碍物,多么神奇呀!
让我们一起用佩服的语气再读第六自然段。
过渡:雷达究竟是怎样工作的,它与蝙蝠之间又有哪些相似之处呢?
六、自学第七自然段
1、自读第七自然段。
2、画示意图讲述雷达是怎样工作的。
师: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发明了雷达,
师:现在我们知道了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也知道了雷达的工作原理,下面来做一个练习。
1、雷达的天线就像蝙蝠的(嘴)。
2、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就像蝙蝠的(超声波)。
3、雷达的荧光屏就像蝙蝠的(耳朵)。
教师总结
这篇课文通过讲叙科学家对蝙蝠飞行情况的研究,找到原因,从而得到启迪。给飞机装上雷达,保证飞机安全飞行,使我们知道,人类的许多发明创造,都是从动物身上得到的启示。这就是仿生学。你们还知道那些发明创造也是从生物得到的启示。(蜻蜓——飞机、蛙眼——电子蛙眼、荧光屏——日光灯、鱼——潜水艇、松树尾巴——降落伞等)
同学们是不是也想运用科学知识进行发明创造呢?那么现在我们该怎样做呢?联系实际畅谈。(刻苦学习,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通过探索研究,才能实现自己的愿望。)老师希望同学们努力学习,多观察事物,观察生活,向科学家学习,为人类做出自己的贡献。
《蝙蝠和雷达》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
①认识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蝙蝠、清朗、捕捉、飞蛾、蚊子、避开、敏锐、铃铛、苍蝇、揭开、推进、障碍物、荧光屏、横七竖八”等词语。
②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和要点,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激发热爱科学,乐于观察和探究的兴趣。
③搜集并与同学交流有关仿生学的资料,提高信息搜集与处理能力。
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在阅读中抓住要点,准确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2、激发热爱科学,乐于观察和探究的兴趣。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学生搜集有关仿生学的图文 ……此处隐藏24178个字……最后……”的句式分别说出第二第三次试验是怎样做的。
师:结果怎么样?
教师小结:
科学家针对蝙蝠高超的飞行本领,做了三次试验,第一次排除了视觉在夜间飞行中的作用。第二、三次试验证明蝙蝠夜间飞行是靠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写试验时作者在写作方法上有详有略,同时使我们知道写试验情况时应介绍交代什么。望同学们学习这些写作方法。
师:三次不同的试验证明了什么?
生:三次不同的试验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师:配合是什么意思?去掉“配合起来”后是否通顺?为什么不能去掉?
师:强调了嘴和耳朵是分工合作的,缺一不可的。
师:从“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的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什么?从哪些词体会到的?
生;(科学家对待科学的态度认真、刻苦钻研的精神,结论来之不易。)
师: 是啊,科学家揭开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真不容易,费了不少功夫,那蝙蝠的嘴和耳朵到底是怎样配合起来探路的呢?
3、学习第六自然段
(1)自由读
(2)生说蝙蝠的嘴和耳朵是怎样配合探路的?
找一名学生将四张卡片“ 嘴 耳朵 超声波 反射“贴在相应的位置上。
(3)看着示意图讲述蝙蝠是怎样探路的
(4)师补充:蝙蝠的眼睛虽然不行,但是它的嘴巴和耳朵却特别的敏锐。我在一本书中看到:蝙蝠能在1秒钟内捕捉和分辨25组回声,而且它能把昆虫反射回来的信号与其他树木、房子等反射回来的信号准确地区分开来,分辨出是食物还是障碍物,多么神奇呀!
让我们一起用佩服的语气再读第六自然段。
过渡:雷达究竟是怎样工作的,它与蝙蝠之间又有哪些相似之处呢?
4、自学第七自然段
(1)、自读第七自然段。
(2)、仿照前面把四张卡片“天线、荧光屏、发出无线电波,反射回来”贴在相应的位置上。
(3)、看着示意图讲述雷达是怎样工作的。
师: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发明了雷达,所以课文的题目叫《蝙蝠和雷达》 (师板书课题)
师: 现在我们知道了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也知道了雷达的工作原理,下面来做一个练习。
1、雷达的天线就像蝙蝠的(嘴 )。
2、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就像蝙蝠的(超声波 )。
3、雷达的荧光屏就像蝙蝠的(耳朵 )。
教师总结
这篇课文通过讲叙科学家对蝙蝠飞行情况的研究,找到原因,从而得到启迪。给飞机装上雷达,保证飞机安全飞行,使我们知道,人类的许多发明创造,都是从动物身上得到的启示。这就是仿生学。你们还知道那些发明创造也是从生物得到的启示。(蜻蜓——飞机、蛙眼——电子蛙眼、荧光屏——日光灯 、鱼——潜水艇、松树尾巴——降落伞等)
同学们是不是也想运用科学知识进行发明创造呢?那么现在我们该怎样做呢?联系实际畅谈。(刻苦学习,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通过探索研究,才能实现自己的愿望。) 老师希望同学们努力学习,多观察事物,观察生活,向科学家学习,为人类做出自己的贡献。
板书设计
《蝙蝠和雷达》教学设计15【学习目标】
1、学会生字新词。
2、把握课文内容,了解科学家三次试验的过程及揭示的秘密。
3、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与蝙蝠探路的联系。
4、激发学生热爱科学、乐于观察与探究的兴趣。
【学习重点】
把握课文内容,了解科学家三次试验的过程及揭示的秘密。
【学习难点】
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与蝙蝠探路的联系。
[教学过程预设]
(一)谈话导入,了解蝙蝠和雷达。
(出示蝙蝠图片)
同学们,认识它吗关于它,你们知道些什么
(出示雷达图片)
同学们,这是什么知道雷达有什么作用吗
同学们,蝙蝠是一种动物,而雷达则是人类发明的一种探测仪器。这两种截然不同的事物,课题中为什么用“和”把它们连起来,它们之间究竟有什么联系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蝙蝠和雷达》。
(二)熟读课文,扫清障碍。
1、朗读全文。
2、认读生字词。
3、指导书写生字。
(1)指导书写,关注“蝇”“揭”的写法。
(2)学生书写。
(三)概括内容,质疑问难。
1、抓住要点,概括内容。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看看文中哪几句话直接写出了蝙蝠和雷达之间的关系,用“——”画出来。
学生交流,并用连关键句的方法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2、针对内容质疑问难。
同学们自己读读主要内容,你还想知道些什么?
学生可能从以下方面提问题:
(1)蝙蝠夜间是怎样飞行的
(2)蝙蝠是怎样探路的
(3)为什么装上雷达飞机就能安全飞行了呢
(四)依据问题,顺学而导。
感悟蝙蝠夜间飞行的特点。
1、师范读课文。
2、同学们交流感受。
探究蝙蝠探路方法。
1、请同学们默读4——6自然段,并完成下面的表格。
2、学生交流。
3、体会详略得当的写法。
4、明确蝙蝠的探路方法。
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的第七自然段,用“——”画出相关语句。
(1)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蝙蝠是如何探路的呢?
(2)边交流,边演示。
(3)知识拓展。(蝙蝠的嘴巴和耳朵的作用)
(4)比较下面的句子,看哪种说法好?为什么?
科学家经过研究,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
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
理解飞机夜行与蝙蝠探路的关系。
请同学们自己读读第八自然段,思考雷达究竟是怎样工作的,它与蝙蝠之间又有哪些相似之处呢
1、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雷达是怎样工作的呢?
(1)边交流,边演示。
(2)通过比较,理解飞机夜行与蝙蝠探路的关系。然后完成课后的填空。
(五)总结全文,学习方法。
引导学生学习作者由现象提出问题——然后分析问题——最后解决问题的方法。
(六)拓展延伸,激发兴趣。
1、了解仿生学。
2、交流人们从生物身上受到的启示。
3、好书推荐——《神奇的仿生学》。
[课后练习]
阅读有关动、植物秘密的书籍,仿照《蝙蝠和雷达》的写法,写写自己从动、植物身上得到什么启示,设计出来的小发明。
[板书设计]
飞机夜间安全飞行?提出问题
蝙蝠和雷达,三次试验,分析问题
发明雷达,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