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高考作文集合7篇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谈高考作文7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谈高考作文 篇1一、训练目标
1、学习选择凡人小事表现深刻主题的方法。
2、提高选材立意的能力。
二、要点指导
材料是构成文章的基石,正如清代古文家刘大柑所说,作文如大匠操斤。无土木材料,纵有成风尽里手段,何处设施?而要表现深刻的主题,并非什么材料都可以信手拈来,必须认真筛选。
中学生阅历不深,见识不广,在现实生活中。接触得最多的是一些凡人小事:父母、邻居、亲戚朋友,老师、同学,他们的一笑一v、一举一动、一言一语都印在你的记忆里,“活”在你心中;他们做的事、说的话虽不起眼儿,却触动着你的情感。影响着你的思想和生活。这些凡火小事随处可见,作文时不必冥思苦想或凭空编造;这些人和事都是从生活中采撷而来,真情实感会自然流诸笔端,用不着去无病呻吟。可见,身边的凡人小事是我们作文材料的主体。只是需要我们下一番“寻常中显本质、微尘中见大干”的功夫。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小中见大”呢?
1、将凡人小事肾千时代的大背景中去写。
文章立意深刻与否。与材料是否符合时代的要求有关,要审时度势,使立意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
2、挖掘凡人小事的内蕴,揭示深刻主题。
有些凡人小事。从表面看平淡似水,但如果能鞭辟入里,挖掘材料的内蕴,却能发现深刻的道理。如峻青的《雄关赋》,只写了登临山海关的一件小事,但作者从眼前实实在在的山海关,联想到心中的雄关—信念。开掘出“对社会主义,对革命事业,对伟大祖国坚贞不渝的信念,就是最坚固、最强大的雄关”这一深刻的主题。
3、运用象征的方法表达深刻的主题。
象征是借形象符号,暗示某种意向的写作技法。它的终极目的是通过某种知觉和想像的形象的暗示,激活读者的想像力,使读者对于形象所富藏的深层意义有深刻的了解。象征手法的作用,一是能表达难以“明言”的主观感受;二是能给读者创造广阔的“想像空间”,增强作品的艺术魅力。如高尔基的《海燕》,着力描绘海燕飞翔的雄姿,将革命者勇敢、乐观、坚定,渴望“暴风雨”到来等优秀品质隐含其中,令读者驰骋想像,体会文章的含义。正因为象征手法的这一特点,决定了在记叙文中,如果能恰当挺用,即使小题材,也可揭示深刻的主题。
当然,“以小见大”的方法决不止以上三个。此外还有“积小成大法”,即将生活中许许多多小材料聚集在一起,可以反映一个“大”主题。如关于雷锋的报告文学、通讯报道的文章,写的都是雷锋一件件平凡的小事,但这些小事合在一起,便体现出雷锋的伟大人格。如唐R《琐忆》选择了鲁迅先生七件小事,表现了鲁迅的伟大人格。还有“对比法”,即通过两个小题材之间的对比,反映深刻的主题。如一位同学写他在体育补测时,为了争名次故意左摇右晃撞人,结果自己没站稳摔倒了,而被撞在后面的同学却停下来把他扶起,终于共同到达终点。材料很小。但一“撞”一“扶”鲜明对比,说明了那位同学正直、豁达、乐于助人的优秀品质,而“我”也受到了深刻的教育。至于运用哪种方法。在写作实践中要灵活处理
谈高考作文 篇2在平时的作文训练和高考作文中,审题是作文的第一关,也是关系到作文成败至关重要的一环。考生由于对题目中的语词的具体恰切含义、适用的语境了解不够,对文字材料、图形、图表中非必要甚至是赘余的信息没有加以辨析、筛选,无法把握住主要信息,导致了审题的失误,或者是选用的材料不能较好地表现、证明中心,材料的主次安排不当,出现大盘失分的现象还是较为严重的。
高考对考生的作文审题的要求是准确全面地理解题意,怎样才能做到准确全面地理解题意呢?让我们先来探讨一下作文题目的特点:
一般来说,一个作文题目可以包含三个部分:(1)作文材料 (2)题干和写作要求(包括注意事项) (3)标题。不是每道作文题都有这三部分,如果是材料作文就没有标题,是命题作文就没有材料,全都有的是给材料的命题作文(1998、1999年的高考作文题其实就是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相结合的一种模式)。
从写作构思的方向看,不管是命题作文、材料作文还是两者的结合,作文题目和材料本身都对考生的思维起了规定、限制的作用,所以说,从这个意义上说,除自由作文外,中学生的写作训练,特别是高考作文,从本质上说都是命题作文,所不同的只是命题的方式而已。 凡是命题作文,都在构思方面形成了限制性:有的限制是由语词构成的,有的限制是由图形、图表或文字材料构成的。正是由于命题作文的限制作用,考生的思维方向才能正确,才有深化的可能,它使最后形诸卷面的材料经由了一个由庞杂到单纯,由多头绪到逐渐统一的过程,即一个由感性到理性,思路凌乱到观念明确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看,命题作文对考生的思维来说,也起到了启发的作用。
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可以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审题了。
“审题要准确、全面”应该说体现在两个相关的层面上,只要其中的一环出了差错,审题就不可能做到准确、全面。
一、各种限制的把握
首先要审范围,审清试题通过标题、材料和写作要求所限定的写作范围,这就是命题作文限制性所要求的。试题所要求的不要忽略、遗漏,没要求的或是规定不要写的千万不要写进去,即使你在此处有很强的表现力,为了文章的主旨,为了准确地表现中心,你都要忍痛割爱。
在一则“某公司花巨款修建的草坪被送孩子上幼儿园的职工践踏”的材料下有一作文要求:写一段话,描述草坪被众人践踏后的情形(要求:想象合理,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方法,二百字左右),在这里,我们有的学生没有全面地把握题意,1、对时间词“后”的提示没把握住,详细地描写草坪被践踏时的情形 2、没完成“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方法”的要求。与此相类似的,1993年小作文要求说明“圆规的功能、构造和使用方法”,不少考生漏掉“使用方法”或“功能”。大作文要求记叙姐姐、弟弟和父亲的话,赞美老树皮和新树皮,有的考生漏掉了姐姐的话或弟弟的话,漏掉了赞美老树皮或新树皮。这些都是出于审题马虎、不够认真的原因,是浅层次的失误,只要认真一点,这些失误都不难避免。不过,学生审题失误主要的还是出于深层次的原因,那就是学生对命题中语词构成的和材料构成较隐蔽(隐性)的限制没有领悟。下面我就来谈谈在限制性的把握上学生作文存在的情况及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
一、语词构成的限制
1、对语词概念的内涵外延把握不确切、不到位
(1)在内涵上 较有代表性的失误有下面几种: 第一种情况,有的题目中的某个词语本身包含有两个或两个层面以上的含义,有的学生在审题时会简单地把它理解为其中的一个。这种情况 ……此处隐藏7886个字……这样一道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母语是一个人最初学会的一种语言。人人都有自己的母语。母语是民族文化的载体,是民族的生存发展之根。在当今世界多元文化竞争与交汇的时代,母语越来越受到普遍关注。我们交流思想感情,欣赏文学作品,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等,都离不开母语。可以说,我们每天都在感受母语,学习母语,运用母语。
请根据你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体会,自选角度,写一篇作文。
要求: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不少于800字。
凭心而论,这道作文的话题指向性是非常显豁的:可直接写“母语”,也可由“母语”说开去。因此,人们普遍认为,这是一道没有多大审题难度的作文题。事情果真如此吗?
笔者今年有幸参加了湖北省高考阅卷,在13天时间里,共评阅了20xx来份作文。除偶尔为一二篇优秀作文击“键”赞叹外,的时间却不得不为一些低水平(特别是偏题离题)作文黯然神伤,嗟叹不已。这些作文(大概有三分之一吧)究竟存在什么问题?笔者在此试作一小结,以为后来者戒。
一、曲解话题
什么是“母语”?简而言之,母语是一个民族(可以指某一具体的民族如满族、蒙古族等,也可以指整个中华民族)所共同使用的语言。这既是一个浅显的常识,也是由作文材料可以导出的结论。然而,很多同学却对“母语”作了另一种解释:母语就是母亲的话。有的写母亲的某一句话给他十几年的人生以启迪;有的写家里发生了冲突,母亲的一句话使矛盾冰释;有的写在自己人生的不同阶段正是母亲一次次的点拨才使自己克服各种困难,茁壮成长。这类文章很多写得情真意切,颇富文采,但因为它审题立意错误,自然只能打入另册。
要消除曲解,避免似是而非的立意,应注意二点:其一,词语(概念)是约定俗成的,不能用网络语言来“恶搞”,也不能用脑筋急转弯来“变形”;其二,孤立的一个词语可能是多义的,然而在一个具体的语境中往往是单一的,我们在确定义项时应紧紧抓住语境。二、断章取义
在众多偏题作文中,有一部分学生以“民族文化”、“发展”、“根”为话题,作文中只字不提“母语”。这些词语虽取自原材料,但因为不是话题中心语,因而以它们作话题自是很不恰当的。要纠正这个偏差,关键是阅读理解材料要有整体观,要审清它的范围(材料范围和话题范围),另一方面要善于提取材料中的关键词,特别要注意抓住材料中反复出现的词语。
三、弄巧成拙
反弹琵琶,逆向思维,在立意中往往别开生面,使人耳目一新,但逆反要有度。在这次考试中,有的同学提出要淡化母语的地位,甚至要让母语消亡。母语是一个民族的象征,母语的消亡往往意味着一个民族文化的消亡。以“母语消亡”立意的学生本质上不一定是不爱国的,但宣扬让母语消亡,其贻害却是不言而喻的。所以写这类文章的同学要端正思想,加强修养,多读点哲学方面的书籍,让境界高远一些,视野宽阔一些,思维缜密一些。
四、暗度陈仓
有一类同学落笔点“母语”,但接下来却是写“诚信”、写“和谐”。“母语”怎么变成了“诚信”、“和谐”呢?他们的逻辑是:“母语”是“民族之根”,“诚信”和“和谐”也是民族之根,那么“母语”就是“诚信”或“和谐”。这个推理就像“苹果是水果,香蕉是水果,所以苹果是香蕉”一样滑稽可笑而不堪一击。
要克服偷换概念、转换话题的毛病,我们必须遵循概念同一律(即同一个词语在意义上要自始至终不变),推理要合乎逻辑、事理。
五、举棋不定
有的同学,一会儿写“母语”,一会儿写“母亲的话”,从头到尾,左摇右摆。另有一部分同学,文章写了六七百字,才发现跑了题,于是赶快围绕母语发一通议论,生拉硬扯把前后文拼在一起;时间稍充裕的同学,则硬着头皮围绕“母语”再写几百字。这样不相干的两块拼在一起,自是特别刺眼。要消除摇摆不定、仓猝补救的现象,关键在于平时就要养成审题习惯,而且要肯花时间,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
六、迷失自我
作文本应是个性化的大展示,不同的阅历、认识、情感,使学生作文千姿百态。然而,本次作文却给我们泼了一瓢冷水,首先是大多数作文的结构“惊人地相似”:前半文写母语的作用,后半部分写多元化文化下母语的地位。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所有考生都受到原材料限制,把一篇材料作文变成了扩写,不自觉地当了命题人的传声筒。这与前些年把高考作文中提供的故事类材料扩写成小说,如出一辙。其二是很多作文的前半部分,堆砌了大量的名言警句,且又未对其进行必要的
分析,结果成了古诗名句默写大比拼,如果删去这些名言警句以及被套用的命题材料中的句子,作文中剩下来的自己的文字实在可怜得很。代圣人立言,成了时髦。当学生众口一词、千人一面,那将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啊!
谈高考作文 篇7如果说雏鹰腾飞苍穹要经历风雨的击打,那么那搏击长空的意气就是它那犀利的双眼;如果说骏马奔驰于旷野要经历千万里奔跑的锤炼,那么那奔腾万里为夙愿的意气就是助其翻越千山万水的铁蹄;人,欲傲立于世,成为一代雄主立一世伟业,那舍我其谁,勇战万方的意气就是其成功的基石。
舍我其谁的意气,使人奋起。
看惯了凡人的庸庸碌碌,听厌了庸人的自怨自艾,一句“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使我们心中重燃建功立业的激情;听厌了对命运的感伤,想破了身世的无济,那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振臂一呼,使我们重生改变命运的豪气。舍我其谁,使我们重新审视自己,重新找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重新树立起一个全新的自我形象。舍我其谁的意气,使我们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价值与能力,使我们为了自己身上所担负的重任而勇猛作战。——舍我其谁的意气,是人们腾飞的起点。
献身理想的意气,使人勇敢。
凡人欲成大事者,皆需受尽千磨万砺。也许上天就是喜欢捉弄那矢志于成功的人们,他总是要为孜孜于辉煌的人们设置障碍。那障碍,可能是罗马宗教裁判所前的熊熊烈火,可能是哥伦布远航新[url=]大陆[/url]中连天风雷,可能是红军长征中的雪山草地。然而,幸运的人们呵,他们还有理想,在献身理想的意气的指引下,他们如布鲁诺一般投身于火海,为捍卫真理而与烈火永生;他们在献身理想的意气指引下,如哥伦布一般义无反顾地踏上征途为探寻未知世界而披肝沥胆;在献身理想的意气的指引下,他们如红军[url=]战士[/url]一般豪气顿生征服千山万水为拯救民族而抗争,献身理想的意气,是成功的精神动力。
勇于探索的意气,是人们发挥潜能的金钥匙。
科学,充满了未知的美。好奇的人类站在自然与社会圣殿的门口,不时的规探其中的奥妙,而只有勇于探索的人勇敢地踏入了上帝设置的禁区,徜佯于科学的无尽美妙。于是我们看见杨振宁李政道勇于质疑前人,看见吴剑雄勤于实验破解谜云,看见一代大师王淦昌在极其恶劣的科研条件下为物理学发展献计献策。——勇于探索的意气,是成功之眼。
望尽人类千载悠悠的历史,凡成大事者,皆为意气风发,慷慨激越之人。让我们以舍我其谁的意气为帆,以献身理想的意气为指引,以勇于探索,勇于挑战的意气为浆,驾起人生的巨轮,向着成功的彼岸远航!